返回 电脑版
位置:古文之家 先秦古诗文
先秦古诗文
先秦
宋代
南北朝
元代
金朝
唐代
明代
清代
魏晋
两汉
五代
近代
隋代
未知
现代
三国
课文
辽代
其它
诗文列表(仅显示最新更新1000条信息)
道德经第76章「王弼本」-老子(先秦)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道德经第77章「王弼本」-老子(先秦)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

道德经第78章「王弼本」-老子(先秦)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①,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②,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道德经第79章「王弼本」-老子(先秦)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①,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②,无德司彻③。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④。 ...

道德经第80章「王弼本」-老子(先秦)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②。虽有舟舆③,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

道德经第81章「王弼本」-老子(先秦)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①,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②,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先秦)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焉得知②? ...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先秦)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②。” ...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先秦)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论语(先秦)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先秦)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②,颠沛必...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先秦)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①。好仁者,无以尚之②: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先秦)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矣②。”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先秦)

子曰:“朝闻道①,夕死可矣。” ...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先秦)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44/67
43
44
45
先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