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
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
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
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
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
黄帝问于少俞曰:
黄帝问少俞道:
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
五味进入口内,各自有它喜欢去的地方(指脏腑经络),也各自会引发不同的病症。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
酸味主要作用于筋,多吃酸味的东西,会让人小便不通;
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
咸味主要作用于血,多吃咸味的东西,会让人觉得口渴;
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
辛味主要作用于气,多吃辛味的东西,会让人心里感觉空虚;
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
苦味主要作用于骨,多吃苦味的东西,会让人呕吐;
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甘味主要作用于肉,多吃甘味的东西,会让人感到心胸烦闷。
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
我知道五味吃得太多会引发这些症状,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愿闻其故。
我想了解背后的道理。
少俞答曰:
少俞回答说:
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
酸味进入胃后,它的性质涩滞不滑,还带有收敛的作用,只能上行到上焦和中焦,不能随着气机的运行被吸收转化,而是停留在胃里,胃中的温度较高,酸味就会向下渗入膀胱,膀胱的外壁薄而柔软,受到酸味的影响后会收缩蜷曲,导致膀胱出口变得狭窄不通,从而引起小便困难,形成癃闭症。
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阴器是宗筋汇聚的地方,(肝主管筋,对应酸味,)所以说酸味进入胃后,主要是作用于筋的。
黄帝曰:
黄帝问道:
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
咸味主要作用于血,吃太多咸味的东西会让人感到口渴,这是为什么呢?
少俞曰:
少俞回答说:
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
咸味进入胃后,它的气会上行到中焦,并渗入到血脉中,血脉是血液和气运行的地方,当血遇到咸味时,血脉会变得凝滞,血脉凝滞后,胃里的津液会被迫流入血脉中,结果胃里的津液减少甚至枯竭,胃里津液不足,咽喉就会变得干燥,所以人会感到舌根发干、口渴。
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血脉是从中焦通向全身的,因此咸味进入中焦后,主要作用于血。
黄帝曰:
黄帝问道:
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
辛味主要作用于气,吃太多辛味的东西会让人心里感到空虚,这是为什么呢?
少俞曰:
少俞回答说:
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
辛味进入胃后,它的气会上行到上焦,上焦负责接纳水谷化成的精微之气,并保护体内的阳气,像姜、韭菜这类辛味食物的气会熏蒸上焦,让营卫之气不断受到刺激,同时它们还会在胃中停留较长时间,这就导致人出现心里空虚(烧心)的感觉。
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辛味与卫气同行,所以辛味进入胃后,会通过汗液一起散发出来。
黄帝曰:
黄帝问道:
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
苦味主要作用于骨,吃太多苦味的东西会让人呕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少俞曰:
少俞回答说:
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
苦味进入胃后,它的力量很强,连胃里的五谷之气都抵挡不住,苦味进入下脘后,三焦的气机运行通道都会被堵塞,所以会引起呕吐。
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牙齿是胃的末端,苦味进入胃后,先作用于骨,然后又从牙齿表现出来,(导致牙齿变黑且疏松,)因此可以知道苦味主要作用于骨。
黄帝曰:
黄帝问道:
甘走肉,多食之。
甘味主要作用于肉。
令人悗心,何也?
吃太多甘味的东西会让人感到心胸烦闷,这是什么原因呢?
少俞曰:
少俞回答说:
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
甘味进入胃后,它的气比较弱小,无法上行到上焦,而是与食物一起留在胃里。
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
甘味会让胃变得柔润,胃柔润后胃壁会松弛,胃壁一松弛,胃里的寄生虫就会开始蠕动,虫子蠕动时,会让人感到心胸烦闷。
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
甘味的气还能通向肌肉,所以说甘味主要作用于肉。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