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词是要以境界为最高标准的,有境界的词,就会有很高的格调,自然会出现有名的句子。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境界并不是只指景物,喜怒哀乐等情感也是人心中的地种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所以(文章)能够描写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情感的,就称为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否则就称为没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从古至今,那些做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没有不经历三种境界的:“
昨夜西风凋碧树。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这是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这是第二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这是第三境界。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这些话都是大词人才能作出来。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但是根据这个意思解释诗词,恐怕晏同叔和欧阳修等人是不会赞同的。
。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
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白鸟悠悠自去,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