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孔子曰:“
孔子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百姓虽然能避免犯罪,但心里却没有羞耻感。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如果用道德来教化百姓,用礼教来规范他们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懂得羞耻,而且会真心归服。”
老氏称:“
老子说:“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真正有德的人,从不标榜自己有德,这才是真正的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而那些德行浅薄的人,总强调自己没有失德,实际上恰恰是没有德。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法令越是严苛,盗贼反而越多。”
太史公曰:
太史公说:
信哉是言也!
这些话都说得对!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它并不是好坏的根本所在。
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当年秦朝时,法网非常严密,可欺诈作假的事情却层出不穷,最严重的时候,上下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国家无法振兴,在那个时候,官吏用法治就像抱薪救火、扬汤止沸一样无济于事,如果不采取强硬的手段,又怎么能完成任务并感到满意呢?
言道德者,溺其职矣。
在这种情况下,只讲道德的人往往无法胜任工作。
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所以孔子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但我追求的是让案件不再发生!”
“下士闻道大笑之”。
“愚昧无知的人听到谈论道德就会大笑。”
非虚言也。
这话一点也不假。
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汉朝初年,废除了严苛的刑法,改为宽松的刑法,把繁杂的法律条文换成简单朴实的规定,法网宽疏到可以漏掉吞舟的大鱼,但官吏的政绩却非常好,百姓不再有奸邪的行为,生活也平安无事。
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由此可见,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道德,而不是靠严酷的刑法。
以下所引的几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
②导:引导。《论语》作“道”,通“导”。政:政令。
③齐:整齐。此为约束之意。
④免:免于死罪。
⑤格:革。此言百姓革除坏毛病而走上正路。按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语曰:“格、革,音义并同,当训为革。”
⑥老氏:指老子李耳。以下引文前四句出自《老子》第三十八章,后二句出自《老子》第五十七章。
⑦上德: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按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是以:因此。有德:实际上是有德的。
⑧下德:道德低下的人。不失德:竟谓执守形式上的德。无德:没有实际的德。
⑨滋章:越发严酷。章,通“彰”,此为森严酷烈的意思。
⑩信哉:可信啊。是言:这些话。
(11)具:工具。制治:管理政治。清:政治清明。浊:政治污浊。
(12)昔:从前。此指秦朝。网:法网。
(13)奸邪:奸邪欺诈。萌起:不断产生。
(14)极:极点,指情况最严重之时。
(15)遁:欺瞒。
(16)振:振作。
(17)救火扬沸:意谓无济于事。按“救火”是负薪救火。“扬沸”。是扬汤(热水)止沸(热水)。
(18)武健:强健有力。严酷:指严厉的法令。
(19)恶:何。
(20)溺其职:丧失其职。
(21)听讼:判案。按此三句出自《论语·颜渊》篇。吾:孔丘自称。犹人:与别人相等。
(22)下士:愚蠢浅陋的人。按此句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
(23)觚(gū,姑):古代有梭角的酒器。圜(yuán,元):通“圆”。按这句喻汉代的法制较秦代有重大变化。
(24)斫(zhuó,浊):砍削。雕:指雕刻的花纹。朴(pǔ,仆):本。此指本来的状态。此句说汉代法律重视本质,不重形式。
(25)吞舟之鱼:指大鱼。此句言汉法宽疏。
(26)吏治:官吏的治绩。:纯厚盛美。
(27)艾(yì,义)安:太平无事。艾,通“乂”。
(28)彼:指宽厚。此:指酷刑。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
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於万人新安城南,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