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诗词名句-带拼音译文的名句
格莽丘而税驾兮,阴曀曀而不阳《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格莽丘而税驾兮,阴曀曀而不阳
[译文]:到乱草丛生的山丘卸下车马啊,阴沉沉的天气仍不见阳光
[拼音]: gé 格 mǎng 莽 qiū 丘 ér 而 shuì 税 jià 驾 xī 兮 , yīn ...

仆夫疲而劬瘁兮,我马虺隤以玄黄《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仆夫疲而劬瘁兮,我马虺隤以玄黄
[译文]:仆人车夫都显得劳累疲乏啊,我的马也累得病体如伤
[拼音]: pú 仆 fū 夫 pí 疲 ér 而 qú 劬 cuì 瘁 xī 兮 , wǒ 我 mǎ...

云郁术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渐唐《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云郁术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渐唐
[译文]:黑云聚起从四面涌来啊,潆漾的细雨把道路都变成泥塘
[拼音]: yún 云 yù 郁 shù 术 ér 而 sì 四 sè 塞 xī 兮 , yǔ 雨 ...

山风汩以飙涌兮,气懆懆而厉凉《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山风汩以飙涌兮,气懆懆而厉凉
[译文]:山风突然越刮越急啊,不安的心绪又赶上天气寒凉
[拼音]: shān 山 fēng 风 yù 汩 yǐ 以 biāo 飙 yǒng 涌 xī 兮 , ...

寻修轨以增举兮,邈悠悠之未央《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寻修轨以增举兮,邈悠悠之未央
[译文]:前面的道路还在不断的延长啊,悠悠的远路好像没有尽头一样
[拼音]: xún 寻 xiū 修 guǐ 轨 yǐ 以 zēng 增 jǔ 举 xī 兮 , ...

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声《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声
[译文]:哀悼太康失去了君位啊,怜悯五兄弟白为他发出叹息的歌声
[拼音]: dào 悼 tài 太 kāng 康 zhī 之 shī 失 wèi 位 xī 兮 , mǐn ...

追刘定之攸仪兮,美伯禹之所营《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追刘定之攸仪兮,美伯禹之所营
[译文]:遥想刘定公所敬仰的呀,那是夏禹所建立的治水大功
[拼音]: zhuī 追 liú 刘 dìng 定 zhī 之 yōu 攸 yí 仪 xī 兮 , mě...

顾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顾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
[译文]:回头再看看黄河北边的情形吧,洛河在转弯的地方并入黄河之中
[拼音]: gù 顾 dà 大 hé 河 yú 于 běi 北 yín 垠 xī 兮 , kàn 瞰...

行游目以南望兮,览太室之威灵《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行游目以南望兮,览太室之威灵
[译文]:移动着目光我向南看啊,饱览嵩山那令人敬佩的灵性
[拼音]: xíng 行 yóu 游 mù 目 yǐ 以 nán 南 wàng 望 xī 兮 , lǎn...

步亹菼与台菌兮,缘层崖而结茎《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步亹菼与台菌兮,缘层崖而结茎
[译文]:满山的荻草、赤草与苔菌啊,顺着山崖一层层地爬上去
[拼音]: bù 步 mén 亹 tǎn 菼 yǔ 与 tái 台 jūn 菌 xī 兮 , y...

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被浣濯而罗生《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被浣濯而罗生
[译文]:山谷里的柞树、榛子和槠树啊,得到雨露滋润丛生在一起
[拼音]: cuán 攒 yù 棫 pú 朴 ér 而 zá 杂 zhēn 榛 kǔ 楛 xī 兮 ...

迫嵯峨以乖邪兮,廓严壑以峥嵘《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迫嵯峨以乖邪兮,廓严壑以峥嵘
[译文]:高山拥在一起多么不协调啊,宽阔的山沟就显得特别出奇
[拼音]: pò 迫 cuó 嵯 é 峨 yǐ 以 guāi 乖 xié 邪 xī 兮 , kuò 廓 ...

冈岑纡以连属兮,溪谷夐其杳冥《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冈岑纡以连属兮,溪谷夐其杳冥
[译文]:弯弯曲曲的山岗连接不断啊,溪谷的辽阔就显得阴暗无际
[拼音]: ɡānɡ 冈 cén 岑 yū 纡 yǐ 以 lián 连 zhǔ 属 xī 兮 , xī 溪 ...

回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异形《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回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异形
[译文]:从陡峭的高处走下来啊,那小土丘就显得空旷而奇异
[拼音]: huí 回 qiào 峭 jùn 峻 yǐ 以 jiàng 降 zǔ 阻 xī 兮 , xiǎo...

建抚体以立洪高兮,经万世而不倾《述行赋》蔡邕(东汉)

原文:建抚体以立洪高兮,经万世而不倾
[译文]:那高大挺拔的群山啊,经过多少岁月仍然那么耸立
[拼音]: jiàn 建 fǔ 抚 tǐ 体 yǐ 以 lì 立 hóng 洪 gāo 高 xī 兮 ,...

47/419
46
47
48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