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赐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及读音 意思解释
赐的拼音读音及基本信息
字义意思

赐(賜)cì
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赐予。赐死。赏赐。恩赐。
敬辞:请赐教。希赐函。
赏给的东西,给予的好处:厚赐。受赐良多。

详细意思

>>賜cì
〈动词〉
(1)(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2)给予;上给予下
赐,予也。——《说文》
上予下曰赐。——《正字通》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
(3)又如:赐光(赏脸,赏光);赐环(将放逐之臣赦罪召还);赐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赐田(君主所赐予的田地);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
(4)请给。如:赐函;赐示

古汉语意思


①<动>赏赐,给予。《伶官传序》:“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②<名>恩惠,好处。《殽之战》:“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叔向贺贫》:“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③<形>尽。潘岳《西征赋》:“若循环之无赐。”
【赐谥】大臣死,天子赐予谥号。
【赐书】皇帝赏给的书籍。
【赐姓】皇帝为褒奖功臣,赐其姓,多是帝王自己的姓。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六】【貝部】
   予也。从貝易聲。斯義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予也。釋詁。賚貢錫畀予況賜也。七字轉注。凡經傳云錫者,賜之假借也。公羊傳曰。錫者何。賜也。賜者,與之通稱。禹貢。納錫大龜。乃下與上之詞。又玉藻言賜君子,與小人者,別言之。統言則不別也。方言曰。賜,盡也。此借賜爲澌。澌,盡也。盡之字俗作儩。从貝。易聲。斯義切。十六部。


去声四寘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209页 第015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cì][《廣韻》斯義切,去寘,心。]
“赐1”的繁体字。
(1)赏赐,给予。
(2)用作敬辞。敬称对方的给予。
(3)给人的恩惠或财物。
(4)对帝王下达旨意的敬称。
(5)蠲免。
(6)穷尽。后多作“儩”。
(7)通“私”。偏私。
(8)姓。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2191|2269.2,[ 康熙字典 ]:页1213第21,
相关词语
赐字图片
赐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赐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