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傅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及读音 意思解释
傅的拼音读音及基本信息
字义意思

傅(fù)
辅相:太傅。少傅。
教导:“傅立德义”。
教导人的人:师傅。
附着,使附着:傅粉。
姓。

详细意思

>>
〈动词〉
(1)(形声。从人,尃(fū)声。本义:辅佐)
(2)同本义
傅,相也。——《说文》。按,与俌略同。
傅,傅之德义。——《汉书·贾谊传》。师古曰:“傅,辅也。”
郑伯傅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又如:傅父(古代辅育王室子女的年长男性保育人员);傅御(古代辅佐君王或诸侯办事的官员);傅弼(辅弼;辅佐)
(4)辅导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孟子》
今日傅教帝。——《汉书·陈平传》
(5)又如:傅姆(古时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年老妇人);傅相(古时辅导国君、诸侯王之官);傅导(辅导)
(6)靠近,迫近
傅,近也。——《小尔雅》
重欲傅人。——《考工记·庐人》
亦傅于天。——《诗·小雅·菀柳》
(7)又如:傅郭(靠近外城);傅近(靠近)
(8)依附,依凭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9)又如:傅堞(凭借城堞);傅丽(依靠)
(10)通“附”。附着
辩士见一端,或以意傅着星历,虚造匈奴、乌孙、西羌之难。——《汉书·息夫躬傅》
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韩非子》
(11)又如:傅人(依附于他人);傅于(附着)
(12)涂。如:傅粉(敷粉);傅彩(在绘画中加上色彩);傅色(着色);傅致(涂上);傅饰(涂饰)
(13)附会;强加。如:傅重(附会罪状);傅时(趋附时势);傅益(因附会而增加);傅理(附会于理);傅构(辅会虚构)
(14)捎带,随带
边人驩激,执弓傅矢,唯恐不得进。——《宋史》
(15)通“赙”。以财物助丧事
若国札丧则令傅补之。——《周礼·秋官下·小行人》

词性变化


>>
〈名词〉
(1)教师,师傅,古时特指帝王的相或帝王、诸侯之子的老师。如:太傅;少傅
(2)姓

古汉语意思


①<名>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的人。《史记·商君列传》:“刑其傅公子虔。”
②<动>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史记·贾宜传》:“故令贾生傅之。”
③<动>通“附”,附着;靠近。《左传·僖公十年》:“皮之不存,毛之安傅。”
④<动>分布;涂。《林黛玉进贾府》:“越显得面如傅粉。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八】【人部】
   相也。从人尃聲。方遇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相也。左傳。鄭伯傅王。注曰。傅,相也。賈子曰。傅,傅之德義。古假爲敷字。如禹敷土,亦作禹傅土是也。亦爲今之附近字。如凡言附箸是也。从人。尃聲。方遇切。五部。


去声七遇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12页 第19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fù][《廣韻》方遇切,去遇,非。]
(1)辅佐;教导。
(2)师傅,指负辅佐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
(3)附;依附。
(4)诬陷捏造。
(5)附会。
(6)附和。
(7)跟随。
(8)安上,加上。
(9)涂搽。
(10)迫近;靠近。
(11)至,达。
(12)古时登记其名于册籍以备服役。
(13)穿着;裹住。
(14)通“付”。付托。
(15)姓。
[②][fū]
[《集韻》芳無切,平虞,敷。]
通“敷1”。
(1)分布。
(2)陈述。参见“傅2納”、“傅2奏”。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7册,第15部,人部,95,[ 故训彙纂 ]:148|0226.4,[ 说文解字 ]:编号5018,第08卷上,人部第95字,[ 康熙字典 ]:页112第19,[ 汉语字典 ]:卷1页0201第05,[ 辞 海 ]:卷1页2021第0,
相关词语 谢太傅:1.指晋谢安。安卒赠太傅﹐故称。
傅字图片
傅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傅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