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萧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及读音 意思解释
萧的拼音读音及基本信息
字义意思

萧(蕭)xiāo
即“艾蒿”。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
姓。

详细意思

萧(蕭)xiāo
【名】
(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同本义〖wormwood〗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古国名〖Xiaostate〗。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楚子伐萧。——《左传》
县名〖Xiaocounty〗。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古汉语意思

xiāo
①<名>一种蒿类植物。《诗经·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②<形>冷清;凄凉。《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③<名>姓。
【萧墙】宫内当门的小墙,代称内部。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一】【艸部】
   艾蒿也。从艸肅聲。蘇彫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艾蒿也。大雅。取蕭祭脂。郊特牲。焫蕭合馨香。故毛公曰。蕭所以共祭祀。鄭君曰。蕭,薌蒿也。陸璣曰。今人所謂萩蒿也。或云牛尾蒿。許愼以爲艾蒿。非也。按陸語非是。此物蒿類而似艾。一名艾蒿。許非謂艾爲蕭也。齊高帝云。蕭卽艾也。乃爲誤耳。○又按曹風傳曰。蕭,蒿也。此統言之。諸家云薌蒿艾蒿者,析言之。从艸。肅聲。蘇彫切。古音在三部。音修。亦與肅同音通用。甸師。共肅茅。杜子春讀肅爲蕭。蕭牆,蕭斧皆訓肅。


下平二萧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059页 第01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xiāo][《廣韻》蘇彫切,平蕭,心。]亦作“肅2”。“萧1”的繁体字。
(1)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2)萧条冷落;凄凉。
(3)稀疏。
(4)指萧斧。
(5)见“蕭森”。
(6)见“蕭然”。
(7)通“肅”。参见“蕭牆”、“蕭斧”。
(8)古国名。春秋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后仍为宋邑。
(9)姓。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1979|2057.2,[ 康熙字典 ]:页1042第26,
相关词语 萧疏

①稀疏:白发萧疏。
②萧条:万户萧疏鬼唱歌|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


萧字图片
萧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萧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