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义意思 | 梗(gěng) |
详细意思 |
>>梗gěng 词性变化 >>梗gěng |
古汉语意思 |
gěng |
古代典籍 |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六】【木部】梗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山枌榆,有朿。山枌榆,又枌榆之一穜也。有朿。故名梗榆。卽齊民要術所謂刺榆者也。方言。凡草木刺人,自關而東或謂之梗。郭注。今云梗榆是也。莢可爲蕪荑也。荑當作夷。爾雅,急就篇皆不從艸。釋木。無姑,其實夷。郭云。無姑,姑榆也。生山中。莢圓而厚。莢各本作葉急就篇注引不誤剝取皮。合漬之。其味辛香。所謂蕪夷。按齊民要術分姑榆,刺榆,山榆爲三。云刺榆木甚堅肕。山榆可以爲蕪夷。依許說則刺榆山榆一物也。賈氏言種植皆得諸目驗。豈許有未諦與。姑榆卽周禮之橭。杜子春作枯榆。鄭注周易大過曰。枯音姑。謂無姑,山榆。廣雅。山榆,母估也。是則山枌榆卽爾雅無姑之證。從木。?聲。古杏切。古音在十部。按梗引伸爲凡柯莖骾刺之偁。 上声二十三梗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529页 第4字 |
汉语词典 |
汉语字典解释: [①][gěng][《廣韻》古杏切,上梗,見。] |
字典出处 |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5册,第56部,木部,131,[ 故训彙纂 ]:1107|1185.2,[ 说文解字 ]:编号3524,第06卷上,木部第131字,[ 康熙字典 ]:页529第04,[ 汉语字典 ]:卷2页1210第12,[ 辞 海 ]:卷7页0020第2, |
相关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