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义意思 | 洒(灑)sǎ |
详细意思 |
>>洒灑sǎ 词性变化 >>洒sǎ |
古汉语意思 |
sǎ |
古代典籍 |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十一】【水部】洒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滌也。下文云沬,洒面也。浴,洒身也。澡,洒手也。洗,洒足也。今人假洗爲洒。非古字。按古有假洒爲峻陗之峻者。如詩新臺有洒。爾雅望厓洒而高岸。夷上洒下漘。毛詩洒,高峻也。从水。?聲。先禮切。按西聲當在古音十三部。古文?爲灑埽字。各本奪?字。今依全書通例補。凡言某字古文以爲某字者,皆謂古文假借字也。洒灑本殊義而雙聲。故相假借。凡假借多曡韵,或雙聲也。毛詩洒埽四見。傳云。洒,灑也。鄭注周禮隸僕,韋注國語皆同。皆釋假借之例。若先鄭云洒當爲灑。則以其義別而正之。以漢時所用字正古文也。 上声九蟹·上声二十一马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620页 第5字 |
汉语词典 |
汉语字典解释: [①][sǎ] |
字典出处 |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9册,第1部,水部,415,[ 故训彙纂 ]:1250|1328.5,[ 说文解字 ]:编号7360,第11卷上,水部第415字,[ 康熙字典 ]:页620第05,[ 汉语字典 ]:卷3页1603第05,[ 辞 海 ]:卷7页8630第5, |
相关词语 | 洒落: 1.分散地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