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吾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及读音 意思解释
吾的拼音读音及基本信息
字义意思

吾(wú)
我,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姓。

吾(yù)
古同“御”,抵御。

详细意思

>>
〈代词〉
(1)(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2)同本义
吾,我自称也。——《说文》
吾,我也。——《尔雅·释诂》
愿吾子之教之也。——《仪礼·士冠礼》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
莫吾知兮。——《楚词·屈原·涉江》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不吾知也。
(3)按,在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4)又如:吾侪(我等,我辈,我们);吾当(我);吾侬(我);吾谁与归(我将从谁);吾爱(我所爱的人);吾兄(对朋友的称呼;称自己的兄长);吾祖(我的祖先);吾与(我的同伴、同伙);吾庐(我的住所);吾党(我的同乡;吾辈)
(5)我们。如:吾匹(我类);吾曹(吾辈,吾俦,吾侪,吾等。我们);吾属(我等);吾伦(我辈);吾们(吾人。我们)

词性变化


>>
〈名词〉

>>
〈动词〉
通“御”。抵御
厚攻则吾,薄攻则薄吾。——《墨子》

古汉语意思


①<代>我;我们。《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②<代>我的;我们的。《殽之战》:“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吾侪】同“吾曹”。我辈;我们这些人。
【吾属】我辈;我等。
【吾子】指自己的儿子。对平辈人的一种亲切的称呼,可译为“您”。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二】【口部】
   我,自稱也。从口五聲。五乎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我自偁也。偁各本作稱。誤。釋詁曰。吾,我也。从口。五聲。五乎切。五部。


上平七虞·下平六麻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80页 第3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wú][《廣韻》五乎切,平模,疑。]
(1)我,我们。表示第一人称。
(2)抵御。
(3)姓。三国吴有吾粲。见《三国志·吴志》本传。
[②][yú]
[《集韻》牛居切,平魚,疑。]
(1)见“吾2吾”。
(2)通“虞”。兽名用字。
(3)通“虞”。见“吾2丘”。
(4)通“魚”。参见“吾2山”。
[③][yá]
[《廣韻》五加切,平麻,疑。]
(1)见“吾3子”。
(2)地名用字。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2册,第1部,口部,58,[ 故训彙纂 ]:328|0406.6,[ 说文解字 ]:编号0836,第02卷上,口部第58字,[ 康熙字典 ]:页180第03,[ 汉语字典 ]:卷1页0585第13,[ 辞 海 ]:卷2页6050第1,
相关词语
吾字图片
吾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吾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