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豁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及读音 意思解释
豁的拼音读音及基本信息
字义意思

豁(huō)
残缺,裂开:豁口。豁子(残缺的口子)。
舍弃:豁出性命。

详细意思

>>huō
另见huō;huò
>>huò
〈名词〉
(1)(形声。从谷,害声。本义:前后相通的山谷)同本义
豁,通谷也。——《说文》
豁险吞若巨防。——左思《蜀都赋》
谽豁。——《史记·司马相如传》。郭注:“涧谷之形容也。”司马彪注:“空虚也。”
(2)又如:长豁(长而通畅的山谷)

词性变化


>>huō
〈动词〉
(1)裂开;割裂。如:墙上豁了一个口子;豁口截舌(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意为命人住嘴)
(2)舍弃,狠心付出某种代价。如:豁出三天时间,也要把它做好;豁出性命;豁脱(豁出;花费);豁撒(抛撒;挥霍);豁平(舍弃)
(3)〈方〉∶跨。如:豁上马背(跨上马背;骑虎难下,不得不干到底)
(4)〈方〉∶指草和庄稼混长在一起,把土地糟蹋了。如:地豁了(地被长在庄稼中的草糟蹋了)
(5)另见huó;huò
>>huò
〈形容词〉
(1)开阔;开通
开南端之豁达。——何晏《景福殿赋》注:“门通。”
豁然开朗。——陶潜《桃花源记》
其壑北向颇豁。——《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2)又如:豁落(广大开通的样子);豁尔(开阔;开朗);豁眼(开阔视野);豁如(开阔;旷达;阔大)
(3)豁达;大度
意豁如也。——《史记·高祖纪》。服注:“达也。”
(4)又如:豁豁(胸怀坦荡、开朗);豁绰(豁达宽厚);豁荡(豁达);豁落(豁达大方)
(5)空;空虚
则耳豁极。——《吕氏春秋·适音》。注:“虚也。”
(6)又如:豁关(空虚防守不严的关口)
(7)深邃的样子。如:豁庨(深邃高峻的样子);豁险(深邃险要的样子)
(8)转瞬,一下子。如:豁地(一下子;突然)
(9)象声词。如:豁啷(豁琅琅。象声词);豁萨(形容报纸响声);豁辣(形容鱼发出的声响)
>>huò
〈动词〉
(1)使某人免罪或免除(处罚)。如:豁宿(免除值夜);豁除(免除);豁略(免除);豁宿(免除值宿)
(2)消散
集若霞布,散若云豁。——郭璞《江赋》
(3)又如:云豁(云彩消散)
(4)疏通。如:豁渎(开通江河);豁壑(疏通沟壑);豁理(中医指疏通肌肤腠理)
(5)排遣;发泄。如:豁情(排遣抒发情感);豁气(发泄心中怒气)
(6)舒展。如:豁志(舒展心志)
(7)指天气晴朗。如:天豁(天气晴朗);晴豁(晴朗)
(8)另见huā;huō

古汉语意思

huò
①<形>广阔。《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形>深邃。徐悱《古意酬刘长史溉》:“此江称豁险。”
③<动>排遣;免除。王士祯《书剑侠二事》:“传令吏归舍,释妻子,豁其赔偿。”
huō
①<形>残缺。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稀豁之处,锄而补之。”
②<动>舍弃。《红楼梦》:“明儿你们豁出些辛苦来罢。”
huá豁拳,即猜拳。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入声七易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190页 第23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huò]
[《廣韻》呼括切,入末,曉。]
(1)通畅的山谷。
(2)开阔;宽敞。
(3)豁达;大度。
(4)空;空虚。
(5)深邃貌。
(6)消散。
(7)疏通。
(8)排遣;发泄。
(9)舒展。
(10)谓天气晴朗。
(11)豁免;免除。
(12)转瞬,一下子。形容很快。
(13)象声词。
[②][huō]
(1)空缺;露出缺口;缺损。
(2)割破;裂开。
(3)舍弃;丢下;拼。
(4)方言。跨。
(5)方言。指草和庄稼混长在一起,把土地糟蹋了。
[③][huá]
见“豁3拳”。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2159|2237.1,[ 康熙字典 ]:页1190第23,
相关词语 觊豁

1.希望达到。


豁字图片
豁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豁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