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朦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及读音 意思解释
朦的拼音读音及基本信息
字义意思

朦(méng)
〔朦胧〕a.月光不明;b.不清楚,模糊。

详细意思

>>méng
〈形容词〉
(1)(形声。从月,蒙声。本义:月不明)
(2)同本义
朦,月朦朦也。——《说文新附》
空架鼓,枉悬钟,绘壁尘多彩象朦。——《西游记》
(3)又如:朦朦(微明的样子)
(4)模糊不清的样子。如:朦郁(迷蒙郁结);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朦松(形容似醒非醒、眼睛模糊)
(5)迷糊,迷惘
空架鼓,枉悬钟,绘壁尘多彩象朦。——《西游记》
(6)又如:朦朦(迷惘的样子);朦里朦胧(迷迷糊糊,不真切,不明了)
(7)愚昧。如:朦狡(愚昧狡诈的人)
(8)通矇,目盲。亦指一时失明。如:朦瞽(眼睛失明)

词性变化


>>méng
〈动词〉
蒙骗,蒙混。如:朦充(蒙混冒充);朦抵(蒙混抵充);朦混(用欺骗手段使人相信虚假的事物)

古汉语意思

méng
见“朦胧”。
【朦胧】⒈月光不明亮。来鹄《寒食山馆书情》:“楚魂吟后月朦。”⒉引申为模糊。李峤《早发苦竹馆》:“朦烟雾晓。”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七】【月部】
   月朦朧也。从月蒙聲。莫工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上平一东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507页 第3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méng][《廣韻》莫紅切,平東,明。]
[《廣韻》莫孔切,上董,明。]
(1)微明貌。参见“朦朧”、“朦朦”。
(2)模糊不明貌。参见“朦朣”、“朦鬱”。
(3)迷糊,迷惘。
(4)愚昧。参见“朦狡”。
(5)遮掩;掩蔽。
(6)盖过;超过。
(7)蒙骗,蒙混。
(8)矇,目盲。亦指一时失明。
(9)犹翳。目疾引起的障膜。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6册,第30部,月部,10,[ 故训彙纂 ]:1064|1142.3,[ 说文解字 ]:编号4297,第07卷上,月部第10字,[ 康熙字典 ]:页507第03,[ 汉语字典 ]:卷3页2115第08,[ 辞 海 ]:卷6页6250第3,
相关词语 朦胧

(1) 月光不明;看不清
朦胧的月色
(2) [dim;hazy;obscure]
(3) 看不分明;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
朦胧景色
(4) 在感情或直觉的意义上微微感觉到或觉察到
朦胧的意识


朦字图片
朦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朦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