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稽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及读音 意思解释
稽的拼音读音及基本信息
字义意思

稽(jī)
停留:稽留。稽滞。
考核:稽核。稽查。稽考。无稽之谈。
计较:反唇相稽。
至。
姓。

稽(qǐ)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详细意思

>>
〈动词〉
(1)(形声。从禾(jī
〈动词〉
(1)叩头至地
至地曰稽颡,下衡曰稽首。——《荀子·大略》
再拜稽首。——《礼记·射义》
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仪礼·士丧礼》
(2)又如:稽拜(叩拜);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稽颡膜拜(古代行稽颡礼后,又举手加额,长跪而拜,表示极度恭敬)
(3)另见jī

古汉语意思


①<动>停止;停留。陶渊明《杂诗》:“时驶不可稽。”
②<动>延迟;拖延。《乐羊子妻》:“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③<动>查考;核实。《原君》:“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
④<动>计较;争辩。贾谊《陈政事疏》:“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

①<动>叩头至地,见“稽首”。
②<名>通“棨”,有缯衣的戟。
【稽古】⒈考古。⒉研习古事。
【稽首】古代一种礼节。双膝下跪,拱手至地,头下低手或地。《叔向贺贫》:“宣子拜稽焉。”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六】【稽部】
   畱止也。从??从尤,旨聲。凡稽之屬皆从稽。古兮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畱止也。玄應書引畱止曰稽。高注戰國策曰。畱其日,稽畱其日也。凡稽畱則有審愼求詳之意。故爲稽攷。禹會諸矦於會稽。稽,計也。稽攷則求其同異。故說尚書稽古爲同天。稽,同也。如流求也之例。??。从尤。取乙欲出而見閡之意。?聲。古兮切。十五部。凡稽之屬皆从稽。


上平八齐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858页 第001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jī]
[《廣韻》古奚切,平齊,見。]
(1)考核,查考。
(2)计算。
(3)计较;争论。
(4)治理。
(5)留止。
(6)引申为囤积。
(7)延误;延迟。
(8)至;到。参见“稽天”。
(9)卜问。参见“稽疑”。
(10)相合;相同。
(11)法式;准则。
(12)姓。秦代有稽黄。见汉应劭《风俗通》佚文。
[②][qǐ]
[《廣韻》康禮切,上薺,溪。]
(1)叩头至地。
(2)通“棨”。有缯衣的戟。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6册,第14部,稽部,1,[ 故训彙纂 ]:1633|1711.2,[ 说文解字 ]:编号3871,第06卷下,稽部第1字,[ 康熙字典 ]:页858第01,
相关词语
稽字图片
稽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稽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