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邶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及读音 意思解释
邶的拼音读音及基本信息
字义意思

邶(bèi)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详细意思


bèi
【名】
古国名〖Beistate〗。周武王封殷纣王之子武庚于此,约相当于今河南省淇县以北,汤阴县东南一带地方

古汉语意思 -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六】【邑部】
   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从邑北聲。補妹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故商邑。商,畿內之地也。邑,國也。商頌曰。商邑翼翼。自河內朝歌?北是也。河內朝歌,二志同。前志曰。朝歌,紂所都。詩諩曰。邶庸衞者,商紂畿內方十里之地。武王伐紂以其京師封紂子武庚爲殷後。三分其地置三監。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敎之。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庸。東謂之衞。後三監導武庚叛。成王殺武庚。伐三監。更於此三國建諸矦。封康叔於衞。使爲之長。後世子孫稍幷彼二國。混而名之。從其國本而異之。爲邶庸衞之詩焉。故邶城在今河南衞輝府府東北。通典曰。故庸城在新鄉縣縣西南三十二里。从邑。北聲。補妹切。古音在一部。


去声十一队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270页 第3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bèi]
[《廣韻》蒲昧切,去隊,並。]
亦作“鄁1”。
(1)古国名。周武王克商后,分朝歌以北之地为邶,南为鄘,东为卫。以邶封纣子武庚。武庚叛,周公尽以其地封弟康叔,而迁邶鄘之民于雒邑。
(2)邶地之乐。《诗》有《邶風》十九篇。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6册,第22部,邑部,45,[ 故训彙纂 ]:2322|2400.3,[ 说文解字 ]:编号4028,第06卷下,邑部第45字,[ 康熙字典 ]:页1270第03,
相关词语
邶字图片
邶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邶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