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愚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及读音 意思解释
愚的拼音读音及基本信息
字义意思

愚(yú)
傻,笨:愚人。愚笨。愚蠢。愚鲁。愚氓(愚蠢的人)。愚昧(缺乏知识,文化落后)。愚顽。愚妄。愚不可及。大智若愚(有大智慧的人,不卖弄聪明,表面上好像很愚笨,亦作“大智如愚”)。
欺骗,耍:愚弄人。为人所愚。
谦辞,用于自称:愚兄。愚见。
foolfoolishIstupid
笨蠢傻智

详细意思

>>
〈形容词〉
(1)(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2)同本义
愚,戆也。——《说文》
三赦,曰惷愚。——《周礼·司刺》
靡哲不愚。——《诗·大雅·抑》
(3)又
哲人之愚。
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脩身》
深知祸福谓之知,反知为愚。——《贾子道术》
以惑愚瞽。——明·刘基《卖柑者言》
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
愚人所为愚。——唐·韩愈《师说》
愚者亦明。——清·黄宗羲《原君》
(4)又如:愚若胶柱(胶住调节乐弦的柱再去弹奏,只能弹出单一无变化的音调。比喻愚笨到像去胶柱,拘泥而不知变通);愚戆(愚蠢而刚直);愚騃(痴笨);愚浊(愚笨;糊涂)
(5)自称之谦词
愚以为营中之事。——诸葛亮《出师表》
愚谓大计。——《资治通鉴》
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三国演义》
(6)又如: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愚老(老人自谦之词);愚臣(大臣对君主自称的谦词);愚意(对自己意见的谦称);愚怀(谦指己见)
(7)敦厚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孔子家语》。王肃注:“愚,敦厚。”
(8)又如:愚款(单纯朴实);愚鲠(敦厚鲠直)

词性变化


>>
〈动词〉
(1)蒙蔽;欺骗
以愚黔首。——汉·贾谊《过秦论》
(2)又如:愚学(愚弄儒学);愚锢(愚弄禁锢);愚聋(蒙蔽)

古汉语意思


①<形>愚昧;愚蠢。《陌上桑》:“使君一何愚。”
【又】<形使动>使……愚昧。《过秦论》:“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②<名>愚人。《师说》:“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③<代>自称的谦词。《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愚鲁】笨拙迟钝。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十】【心部】
   戇也。从心从禺。禺,猴屬,獸之愚者。麌俱切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戇也。愚者,智之反也。从心禺。會意。愚亦聲。麌俱切。古音在四部。禺,母猴屬。母字舊奪。今補。許書夒下,爲下,玃下皆曰母猴。卽沐猴,彌猴一語之轉。而甶部禺下曰母猴屬。此卽用彼語。淺人刪母。非也。獸之愚者。巳上八字說从禺之意。


上平七虞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395页 第12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yú]
[《廣韻》遇俱切,平虞,疑。]
(1)愚昧;愚笨。
(2)指愚笨的人。
(3)蒙蔽;欺骗。
(4)戆直。
(5)敦厚。
(6)自称之谦词。
(7)谦称己之所虑。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古文字诂林 ]:08册,第85部,心部,123,[ 故训彙纂 ]:806|0884.6,[ 说文解字 ]:编号6790,第10卷下,心部第123字,[ 康熙字典 ]:页395第12,[ 汉语字典 ]:卷4页2321第07,[ 辞 海 ]:卷5页3760第6,
相关词语
愚字图片
愚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愚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