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锡字的意思及解释

拼音及读音 意思解释
锡的拼音读音及基本信息
字义意思

锡(錫)xī
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富延展性:焊锡。锡矿。锡石。锡纸。锡箔。
赏赐:锡命。锡赉。
姓。

详细意思

>>錫xī
〈名词〉
(1)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元素符号Sn
金锡连丹。——《史记·货殖列传》
(2)又如:锡古子(形如鼓的有盖锡锅)
(3)通“緆”。细麻布
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史记·司马相如传》
(4)又如:锡衣(细布所制的衣服);锡衰(由平滑的细麻所制成的衣服)
(5)和尚所用锡杖的简称。如:锡杖

词性变化


>>錫xī
〈动词〉
(1)通“赐”。给予;赐给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诗·商颂·烈祖》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庄子·列御寇》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隐公元年》
老亲母若肯见教,胜予锡我百朋矣。——《宛如约》
(2)又如:锡赉(赏赐);锡命(天子赐与诸侯爵位、服饰等诰命)

古汉语意思


①<名>一种金属。《荀子·强国》:“金锡美,工冶巧。”
②<名>特指僧人的锡杖。王巾《头陁寺碑文》:“宗法师行洁珪璧,拥锡来游。”
③<名>通“緆”。《列子·周穆王》:“衣阿锡。”

<动>通“赐”,赐给。仲长统《昌言》:“赏锡期于功劳,刑罚归乎罪恶。”

古代典籍 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十四】【金部】
   銀鉛之閒也。从金易聲。先擊切〖注〗?,古文錫。


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

銀鉛之閒也。周禮?人注曰。鈏也。職方氏曰。鑞也。鑞字說文無。經典多叚錫爲賜字。凡言錫予者,卽賜之叚借也。从金。易聲。先擊切。十六部。


入声十二锡 在康熙字典位置:《康熙字典》第1312页 第005字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解释:

[①][xī]
[《廣韻》先擊切,入錫,心。]
“锡1”的繁体字。
(1)金属元素。符号Sn。银白色,富有延展性,在空气中不易起变化。
(2)指锡杖。
(3)赐予。
(4)指贡给。
(5)赐予恩宠或财物。
(6)指江苏无锡的锡山。
(7)用作无锡市的简称。
(8)通“緆”。细布。
(9)介词。与,对。
(10)姓。东汉有锡光。见《後汉书·岑彭传》。
[②][tì]
[《集韻》他歷切,入錫,透。]
“锡2”的繁体字。通“鬄1”。
假发。

字典出处
字典出处:[ 故训彙纂 ]:2375|2453.7,[ 康熙字典 ]:页1328第06,
相关词语 飞锡

(1).佛教语。谓僧人等执锡杖飞空。据《释氏要览》卷下:“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 隐峰 游 五臺 ,出 淮西 ,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来多是飞锡。”《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王乔 控鹤以冲天, 应真 飞锡以躡虚。” 李周翰 注:“ 应真 ,得真道之人,执锡杖而行於虚空,故云飞也。”
(2).佛教语。指僧人游方。 唐  冷朝阳 《同张深秀才游华严寺》诗:“有僧飞锡到,留客话松间。” 宋  王安石 《寄国清处谦》诗:“近有高僧飞锡去,更无餘事出山来。” 清  钱谦益 《与素华禅师书》:“弥天飞锡,仍归旧隐。”
(3).佛教语。指游方僧。 唐  张说 《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诗:“何由侣飞锡,从此脱朝簪。”


锡字图片
锡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锡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