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仲相。齐、楚之交善秦。秦、魏遇,且以善齐而绝齐乎楚。王使景鲤之秦,鲤与于秦、魏之遇。楚王怒景鲤,恐齐以楚遇为有阴于秦、魏也,且罪景鲤。
为谓楚王曰:“臣贺鲤之与于遇也。秦、魏之遇也,将以合齐、秦而绝齐于楚也。今鲤与于遇,齐无以信魏之合己于秦而攻于楚也,齐又畏楚之有阴于秦、魏也,必重楚。故鲤之与于遇,王之大资也。今鲤不与遇,魏之绝齐于楚明矣。齐、楚信之,必轻王,故王不如无罪景鲤,以视齐于有秦、魏,齐必重楚,而且疑秦、魏于齐。”王曰:“诺。”因不罪而益其列。
韩公仲相。
韩国的公仲做了相国。
齐、楚之交善秦。
当时齐、楚邦交和睦亲善。
秦、魏遇,且以善齐而绝齐乎楚。
秦王、魏王在边境上不期而遇,将要用亲善齐国的策略来断绝齐国同楚国的邦交。
王使景鲤之秦,鲤与于秦、魏之遇。
适逢楚王派景鲤出使秦国,景鲤参与了秦王、魏王的会见。
楚王怒景鲤,恐齐以楚遇为有阴于秦、魏也,且罪景鲤。
楚王恼怒景鲤,担心齐国会认为楚国参与了秦王、魏王的会见,暗中同秦、魏有来往,准备降罪于景鲤。
为谓楚王曰:“
有人为景鲤对楚王说:“
臣贺鲤之与于遇也。
臣下向您祝贺景鲤参与了秦王、魏王的会见。
秦、魏之遇也,将以合齐、秦而绝齐于楚也。
秦王、魏王会面,将要用联合齐、秦的策略来断绝齐国同楚国的邦交。
今鲤与于遇,齐无以信魏之合己于秦而攻于楚也,齐又畏楚之有阴于秦、魏也,必重楚。
现在景鲤参与了秦王、魏王的会见,齐国没有相信魏国联合秦国进攻楚国的理由,齐国又惧怕楚国暗中与秦国、魏国有来往,一定会更加尊重楚国。
故鲤之与于遇,王之大资也。
所以景鲤参与秦王、魏王的会面,是大王重要的凭借。
今鲤不与遇,魏之绝齐于楚明矣。
现在如果景鲤没参与秦王、魏王的会见,魏国想断绝齐国和楚国邦交的行动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
齐、楚信之,必轻王,故王不如无罪景鲤,以视齐于有秦、魏,齐必重楚,而且疑秦、魏于齐。”
齐国听信了秦国、魏国,一定会轻视大王,因此大王不如不降罪景鲤以表示齐国有秦国、魏国的支持,齐国一定会重视楚国,而且会使秦国、魏国怀疑楚国同齐国有牢固的联盟。”
王曰:“
楚王说:“
诺。”
好吧。”
因不罪而益其列。
于是没有阵罪景鲤并且提升了他的官位。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辛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