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黄帝内经·灵枢·骨度》的原文打印版(黄帝内经)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黄帝内经·灵枢·骨度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
  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
  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骬,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骬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腘以下至附属,长一尺六寸。附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项发以下至背(别本作膂)骨,长二(别本作三)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黄帝内经·灵枢·骨度》全文注音拼音版

    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

    黄帝内经相关作品
    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

    本脏(本藏)-黄帝内经(未知)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

    四气调神大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

    生气通天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

    金匮真言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