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脉解》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黄帝内经)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脉解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

  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所谓入中为瘖者,阳盛已衰,故为瘖也。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所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所谓胷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胷痛少炁也。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
  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太素》为七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所谓呕欬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欬上气喘也。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目巟目巟无所见也。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于色也。所谓欬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欬,故血见于鼻也。
  厥阴所谓㿗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㿗疝少腹肿也。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俛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俛而不仰也。所谓㿗癃疝膺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㿗癃疝也。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

    《脉解》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
      足太阳膀胱经有所谓腰部和臀部肿胀、疼痛的症状,是因为农历正月,地支为寅,(卦象为“泰”,三阴三阳正好平衡,说明阳气已经上升到可以与阴抗衡,所以是)太阳。
    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
    正月里虽然阳气开始生发,但阴寒之气还很旺盛,当阳气没有按照正常的次序逐渐旺盛,因此就会出现腰部和臀部肿胀、疼痛。
    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
    有的病人因为阳气偏虚就发为跛足,这是因为虽然正月的阳气促使冰冻消解,地气随着阳气开始从地下冒出来。
    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
    由于寒冬的寒气还很旺盛,阳气颇感不足,若阳气偏虚于足太阳经一侧,则发生跛足的症状。
    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
    所谓颈项强急而牵引背部的,是因为阳气剧烈的上升而争引,影响于足太阳经脉,所以发生颈项强急。
    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
    所谓出现耳鸣症状的,是因为阳气过盛,好像万物向上盛长而活跃,盛阳循经上逆,故出现耳鸣。
    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
    所谓阳邪亢盛发生狂病、癫痫的,是因为阳气尽在上部,阴气却在下面,下虚而上实,所以发生狂病和癫痫病。
    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
    所谓逆气上浮而致耳聋的,是因为气分失调过于上浮。
    所谓入中为瘖者,阳盛已衰,故为瘖也。
    所谓阳气进入体内而致不能言语的,是因为进入体内的阳气太盛反而转为衰竭造成的,所以不能言语。
    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也。
    此时如果房事不节内夺肾精,精气耗散而厥逆,就会罹患“瘖俳”,这是因为肾气亏虚。
    少阴不至者,厥也。
    少阴的精气不能到达四肢而发生厥逆,舌体僵硬而不能言语。
      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
      足少阳胆经有所谓心胁痛的症状,是因为农历九月,地支为戌,(卦象为“剥”,一阳五阴,说明阳气快要搏尽,阴气很旺盛,阳气很虚弱,所以是)少阳。
    盛者,心之所表也。
    少阳经脉散络于心包,为心之表。
    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
    九月阳气将尽,阴气方盛,邪气循经而病,所以心胁部发生疼痛。
    所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
    所谓不能侧身转动,是因为九月阴气盛,万物皆潜藏而不动,少阳经气应之,所以不能转侧。
    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
    所谓甚则跳跃,是因为九月万物衰败,草木尽落而坠地,人身的阳气应该由表入里而阴气旺盛,如果阳气仍然旺盛向下(与上盛的阴气相搏在下肢),就会发生跳跃不止的症状。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
      足阳明胃经有所谓寒冷颤栗的症状,是因为农历五月,地支为午,(卦象为“姤”,五阳一阴,说明阳气旺盛到了极点后生出了阴,也就是夏至节后,阴气开始出现,所以是)阳明,五月是阳极而生的时候,人体也是一样,阴气加于盛阳之上,故令人寒冷颤栗。
    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
    所谓小腿浮肿而大腿弛缓不收,是因为五月阳盛极而阴生,阳气始衰于五月,而初生的阴气要向上与阳气相争,致使阳明经脉不和,故发生小腿浮肿而大腿弛缓不收的症状。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
    所谓因水肿而致喘息的,是由于土不制水,阴气自下而上,居于脏腑之间,水气不化,故为水肿之病。
    所谓胷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
    (水气上犯肺脏,所以出现喘息的症状,)所谓胸部疼痛呼吸少气的,也是由于水气停留于脏腑之间。
    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胷痛少炁也。
    水液属于阴气,停留于脏腑之间,上逆于心肺,所以出现胸痛少气的症状。
    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
    所谓病甚则厥逆,厌恶见人与火光,听到木击的声音则惊惕不已,这是由于阳气与阴气相争,水火不相协调,所以发生惊惕一类的症状。
    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
    所谓想关闭门窗而独居的症状,是由于阴气与阳气相争,阳尽而阴盛,所以发生想关闭门窗而独居的症状。
    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
    所谓病至而想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这是由于阴气与阳气相争而外并于阳经,(使阳气盛,阳主热主动,)热盛于上,所以病人喜欢登高而歌,热盛于外,所以弃衣而走。
    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所谓客于孙脉(指细小络脉)则发生头痛、鼻塞和腹部胀肿的,是由于阳明胃经与太阴脾经之气并行于皮肤肌腠之间,迫于阳明的孙络和太阴的经脉,迫于阳明之孙络,就出现头痛、鼻塞的症状,迫于太阴脾经,就出现腹部肿胀的症状。
      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
      足太阴脾经有所谓病腹胀的症状,是因为农历十一月,地支为子,(卦象为“复”,五阴一阳,说明阴气旺盛到了极点后生出了阳,也就是冬至节后,阳气开始复苏,所以是)太阴,为阴中至阴。
    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
    此时阴气最盛,万物皆闭藏于中,人气亦然,阴邪循经入腹,所以发生腹胀的症状,所谓上走于心而为嗳气的,是因为阴盛邪,阴邪循脾经上走于阳明胃经,足阳明之正上通于心,心主嗳气,所以说上走于心就会发生嗳气。
    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
    所谓食入则呕吐的,是因为脾病,食物不能运化,胃中盛满而上溢,所以发生呕吐的症状。
    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
    所谓得到大便和矢气就觉得爽快而病减的,是因为十二月阴气盛极而下衰,阳气初生,人体也是一样,腹中阴邪得以下行,所以腹胀嗳气的病人得到大便或矢气后,就觉得爽快,就象病减轻了似的。
      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太素》为七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
      足少阴肾经有所谓腰痛的症状,是因为农历七月,地支为申,(卦象为“否”,三阳三阴,说明阴气上升到可以与阳气抗衡,所以是)少阴,阴气初生,万物肃杀,阳气被抑制,腰为肾之府,故出现腰痛的症状。
    所谓呕欬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欬上气喘也。
    所谓呕吐、咳嗽、上气喘息的,是因为阴气盛于下,阳气浮越于上而无所依附,少阴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故出现呕吐、咳嗽、上气喘息的症状。
    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目巟目巟无所见也。
    所谓身体衰弱不能久立久坐,久坐起则眼花缭乱视物不清的,是因为七月秋气始至,微霜始降,阴阳交替尚无定局,万物因受肃杀之气而衰退,人体阴阳之气争夺,故不能久立,久坐乍起则两目视物不清。
    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所谓少气善怒的,是因为秋天阳气下降,失去调摄作用,使少阳经阳气不得外出,阳气郁滞在内,肝气郁结不得疏泄,不能约束其所管,故容易发怒,善怒则气逆而厥,叫做“煎厥”。
    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
    所谓恐惧不安好像被人捉捕一样,是因为秋天阴气始生,万物尚未尽衰,人体应之,阴气少,阳气入,阴阳交争,循经入肾,故恐惧如人将捕之。
    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
    所谓厌恶闻到食物气味的,是因为肾火不足,不能温养化源,致使胃气虚弱,消化功能已失故不欲进食而厌恶闻到食物的气味。
    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于色也。
    所谓面色发黑如地色的,是因为秋天肃杀之气耗散内脏精华,精气内夺而肾虚,故面色发黑。
    所谓欬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欬,故血见于鼻也。
    所谓咳嗽则出血的,是上焦阳脉损伤,阳气未盛于上,血液充斥于脉管,上部脉满则肺气不利,故咳嗽,络脉伤则血见于鼻。
      厥阴所谓㿗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㿗疝少腹肿也。
      足厥阴肝经有所谓“,疝”以及妇女少腹肿的症状,是因为农历三月,地支为辰,(卦象为“夬”,一阴五阳,说明阴气将要消亡,阳气非常旺盛,所以是)厥阴,三月阳气方长,阴气尚存,阴邪积聚于中,循厥阴肝经发病,故发生阴囊肿大疼痛及妇女少腹肿的症状。
    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俛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俛而不仰也。
    所谓腰脊痛不能俯仰的,是因为三月阳气振发,万物荣华繁茂,然尚有余寒,人体应之,故出现腰脊疼痛而不能俯仰的症状。
    所谓㿗癃疝膺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㿗癃疝也。
    所谓“,癃疝”、皮肤肿胀的,也是因为阴邪旺盛,以致厥阴脉胀闭不通,故发生前阴肿痛、小便不利以及肤胀等病。
    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
    所谓病甚则咽干热中的,是因为三月阴阳相争而阳气胜,阳胜产生内热,热邪循厥阴肝经上逆入喉,故出现咽喉干燥的症状。

    图片版
    脉解

    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

    黄帝内经相关作品
    解精微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滋...

    方盛衰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   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

    阴阳类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

    徵四失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在明堂,雷公侍坐,黄帝曰:夫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

    疏五过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