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八正神明论》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黄帝内经)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八正神明论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
  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涩的通假字)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故曰:月生而泻,是谓藏(全元起本作“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
  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
  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髣髴。
  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
  帝曰:余闻补泻,未得其意。
  岐伯曰: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纳的通假字)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非针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帝曰:妙乎哉论也!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数言形与神,何谓形?何谓神?愿卒闻之。
  岐伯曰:请言形。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
  帝曰:何谓神?
  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

    《八正神明论》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黄帝问曰:
      黄帝问道:
    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
    用针的技术,必然有一定的方法准则,究竟有什么方法,什么准则呢?
      岐伯对曰:
      岐伯回答说:
    法天则地,合以天光。
    要效法于天地自然的变化,并结合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帝曰:
      黄帝道:
    愿卒闻之。
    请立即详尽解释一下。
      岐伯曰:
      岐伯说:
    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凡针刺之法,必须首先观察日月星辰的盈亏消长,以及四时八正的气候变化,熟练掌握之后方可进行针刺。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
      所以,气候温和,日色晴朗时,则人的血液运行流畅,而卫气充盈浮于肌表,血容易泻,气容易行;
    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涩的通假字)而卫气沉。
    天气寒冷,日色阴霾时,则人的血液运行凝涩,而卫气沉潜于里。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
    月亮初生的时候,血气开始流利,卫气开始运行;
    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
    月正圆的时候,则人体血气充实,肌肉坚实;
    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月黑无光的时候,肌肉减弱,经络空虚,卫气衰减,形体独居。
    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所以要顺着天时而调治血气。
    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
    因此天气寒冷,不要针刺,天气温和,不要迟疑,月亮初生的时候,不可用泻法,月亮圆满的时候,不可用补法,月黑无光的时候,不要针刺。
    是谓得时而调之。
    这就是所说的顺着天时而调治的法则。
    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根据天体运行的秩序,月亮盈亏盛虚的变化,日晷测量的日影长短,确定四时八正之气以待治疗的时机。
      故曰:
      所以说:
    月生而泻,是谓藏(全元起本作“减”)虚。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月亮初生时而泻,就会使内脏虚弱;
    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
    月正圆时而补,使血气充溢于表,以致络脉中血液留滞,这叫做“重实”;
    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
    月黑无光的时候用针刺,就会扰乱经气,叫做“乱经”。
    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这样的治法必然引起)阴阳相错,正气与邪气不分,使邪气反而深入,致卫外的阳气虚竭,内守的阴精紊乱,淫邪就要发生了。
      帝曰:
      黄帝道:
    星辰八正何候?
    星辰、八正怎样预测呢?
      岐伯曰:
      岐伯说:
    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观察星辰的方位,可以定出日月循行的度数。
    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
    观察八节常气的交替,可以用它预测八方的邪气到来的时间。
    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
    观察四时,可以分别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规律,并按照时序来调养身体。
    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
    对于八节的虚邪贼风,要避免受其侵犯。
    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
    假如,身体虚弱,再遭受自然界虚邪贼风的侵袭,两虚相互感应,邪气就可以侵犯筋骨,再深入一步,就可以伤害五脏。
    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
    医生懂得气候变化的规律,就能及时挽救病人,而不至于使病人受到严重伤害。
    故曰:“
    所以说:“
    天忌不可不知也。”
    天时的宜忌,不可不知道。”
      帝曰:
      黄帝道:
    善。
    讲得好!
    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
    关于取法于星辰的道理,我已经知道了,希望你讲讲怎样效法于前人?
      岐伯曰:
      岐伯说:
    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
    要取法和运用前人的医术,先要懂得《针经》。
    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
    要想把古人的经验验证于现在,必先要知道日之寒温,月之盈亏,四时气候的浮沉,而用以调治于病人,就可以看到这种方法是确实有效的。
    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
    所谓观察疾病于未发之时,就是说荣卫气血的变化虽不显露于外,而医生却能懂得。
    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
    从日之寒温,月之盈亏,四时气候之浮沉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然后进行调治,医生对于疾病常有先见之明,虽然疾病并未显露于外,但是却能观察疾病于未发之时。
    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
    能够运用这种方法,通达各种事理,他的经验就可以流传于后世。
    是故工之所以异也。
    这是学识经验丰富的医生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
    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
    然而当病情不显露在表面的时候,一般人都不容易发现。
    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髣髴。
    看不到形迹,尝不出味道,所以疾病于未发之时,就像幽灵一般飘渺难以诊治。
      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
      虚邪,就是四时八节的虚邪贼风;
    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正邪,就是人在劳累时汗出,腠理开时而遭受虚风,正邪伤人轻微,没有明显的感觉,也无明显病状表现。
    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
    技术高明的医生治疗于疾病初起之时,必先判断三部九候之气,以调和于未败坏之时而进行早期治疗,所以称为“上工”。
    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下工”临诊,是要等疾病已经形成,甚或至于恶化阶段,才进行治疗。
    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
    治疗要等到病成阶段,是因为不懂得三部九候的相得相失,致使疾病发展恶化了。
    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
    要明了治疗的关键,必须从三部九候的病症脉象进行治疗,这就像看守门户一样的重要。
    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
    虽然外表尚未见到病情,而医者已经知道疾病的形迹了。
      帝曰:
      黄帝道;
    余闻补泻,未得其意。
    我听说,针刺有补泻二法,不懂得它的意义。
      岐伯曰:
      岐伯说:
    泻必用方。
    泻法必须掌握一个“方”字。
    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
    所谓“方”,就是正气方盛,月亮方满,天气方温和,身心方稳定的时候。
    以息方吸而内(纳的通假字)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
    并且要在病人吸气的时候进针,再等到他吸气的时候转针,还要等他呼气的时候慢慢的拔出针来,所以说泻必用“方”,才能发挥泻的作用,使邪气泻去而正气运行。
    补必用员。
    补法必须掌握一个“圆”字。
    员者,行也,行者,移也。
    所谓“圆”,就是行气,行气,就是导移其气以至病所。
    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
    刺必要中其腧穴,还要在病人吸气时拔针。
    故员与方,非针也。
    所谓“圆”与“方”,并不是指针的形状。
    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
    一个技术高超有修养的医生,必须明了病人形体的肥瘦,营卫血气的盛衰。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因为血气是人之神的物质基础,不可不谨慎的保养。
      帝曰:
      黄帝道:
    妙乎哉论也!
    多么奥妙的论述啊!
    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
    把人身变化和阴阳四时虚实联系起来,这是非常微妙的结合,要不是先生,谁能够弄得懂呢!
    然夫子数言形与神,何谓形?
    然而先生屡次说道形如神,究竟什么叫形呢?
    何谓神?
    什么叫神呢?
    愿卒闻之。
    请你详尽的讲一讲。
      岐伯曰:
      岐伯说:
    请言形。
    请让我先讲形。
    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
    所谓形,就是反映于外的体征,眼睛所能观察到的情况,此时再问明发病的原因,通过仔细诊察脉象的变化,则病情就清楚的摆在面前。
    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
    如果不通过接触病人的形体,就不能准确把握病人病情的,就叫做形。
      帝曰:
      黄帝道:
    何谓神?
    什么叫神呢?
      岐伯曰:
      岐伯说:
    请言神。
    请让我再讲神。
    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所谓神,是非常微妙难测的感知,是耳朵听不到的,是通过明亮的眼睛和心灵的合一才能感知到的,心领神会的独自感悟,这不是言语所能表达清楚的,只能依靠个人的独自领会,犹如在黑暗之中观察一个东西,大家都还没有看到,只有达人能够独自率先发现,好像风吹云散一样通明,所以叫做神。
    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
    (诊病时,)若以三部九候为之本原,就不必拘守九针的理论了。

    图片版
    八正神明论

    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

    黄帝内经相关作品
    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

    邪气藏府病形-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   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黄...

    九针十二原-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

    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

    解精微论-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滋...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