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伯乐荐九方皋》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列子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伯乐荐九方皋
先秦-列子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伯乐荐九方皋》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秦穆公谓伯乐曰:“
      秦穆公对伯乐说:“
    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您的年纪大了,子孙中可有没有能派去访求良马的人呢?”
    伯乐对曰:“
    伯乐答道:“
    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良马可以通过它的形体、外貌、筋节、骨骼来判断识别。
    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
    至于天下无双的宝马则不然,它的神气迷离恍惚,似有似无,这样的马一旦飞快奔驰,四蹄似乎离开地面不沾尘土,车马过处也不留痕迹。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我的子孙都是下等人才,只能教他们识别良马,没法教他们如何识别天下之马。
    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我有一位一同挑担劈柴的朋友,名叫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
    请见之。”
    请让我为您引见他。”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让他去寻求天下之马。
    三月而反,报曰:“
    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报告:“
    已得之矣,在沙丘。”
    已经找到了,就在沙丘。”
    穆公曰:“
    秦穆公问:“
    何马也?”
    什么样的马呢?”
    对曰:“
    九方皋答道:“
    牝而黄。”
    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秦穆公派人去取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
    穆公很不高兴,召见伯乐并对他说:“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
    真糟糕啊,你所推荐的那个相马人。
    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连马的毛色、公母尚且分辨不清,又怎么能鉴别马的优劣呢?”
    伯乐喟然太息曰:“
    伯乐长叹一声道:“
    一至于此乎!
    竟然达到这种境界了!
    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这正是他比我高明何止千万倍的地方啊。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像九方皋所观察的,是马的天机禀赋,他观察到马的精髓,也就忘记了表象,注重的是马的内在品性,也就忽略了外在皮毛;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
    看到应当看的,不看不必看的;
    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观察应当观察的,忽略不应当观察的。
    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还有着比宝马更可贵的地方。”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马送来了,果然是一匹天下无双的宝马。

    图片版
    伯乐荐九方皋

    列子(先秦)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哲学著作,到了汉代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冲虚真经》,且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其学

    列子相关作品
    杞人忧天-列子(先秦)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伯牙绝弦-列子(先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薛谭学讴-列子(先秦)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

    纪昌学射-列子(先秦)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

    疑邻窃斧-列子(先秦)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