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敢问夫子恶乎长?”
公孙丑又问,“请问先生擅长于什么呢?”
曰:“
孟子说:“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知道语言的作用,我善于修养我的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
曰:“
孟子说:“
难言也。
这很难说透。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这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损害它,那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这种气,要配上最佳行为方式和正常的道路。
无是,馁也。
如果不是,就会泄气。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它是集聚最佳行为方式在心中所生起的,不是凭偶然的最佳行为方式所能获取的。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行为中有不满足于心的,就会泄气。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所以我说,告子不一定知道最佳的行为方式,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如果有事情必然要发生,先不要去纠正,心里面不要忘记它,不要去助长它。
无若宋人然:
千万不要象宋国人那样。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长不快而把禾苗拔高,累了一天回家。
谓其人曰:
告诉家里人说: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今天我太担忧,所以帮助禾苗长高了。’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他的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天下不拔苗助长的人太少了。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以为没有什么益处而放弃的人,就是不锄草松土的懒汉;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帮助禾苗快速成长的人,就是拔苗助长的人;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他们这样做,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伤害事情的发展。”
“何谓知言?”
公孙丑又问,“什么叫做知道语言的作用呢?”
曰:“
孟子说:“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听了偏颇不正的言辞就知道其有所隐蔽,听了放荡的言辞就知道其有所沉溺,听了邪恶的言辞就知道其有所偏离,听了搪塞的言辞就知道其有所困穷。
生于其心,害于其政;
这是从心里产生,而危害到政务;
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如果萌发于政务,就会妨害事情的办理。
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如果再有圣人出现,也会同意我这个见解的。”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
公孙丑又问,“宰我子贡善于言辞,冉牛闵子颜渊善于阐述规律的变化。
孔子兼之,曰:
孔子则兼而有之,可他还说:
‘我于辞命则不能也。
‘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
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那末先生就是圣人了?”
曰:“
孟子说:“
恶!
唉呀。
是何言也?
你这是什么话呢?
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
从前子贡向孔子问道:
‘夫子圣矣乎?
‘先生是圣人吗?’
孔子曰:’
孔子说: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圣人那是我做不到的,我只是学而不厌烦,教育上不怠倦罢了。’
子贡曰:’
子贡说:
‘学不厌,智也;
‘学习上不厌烦,是智慧;
教不倦,仁也。
教育上不怠倦,是爱民。
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既有爱又有智,先生就是圣人了。’
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那圣人,孔子都不敢自居,你的话说到哪儿去了?”
。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