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一鼓作气》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左丘明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一鼓作气
先秦-左丘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鼓作气》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公与之乘。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战于长勺。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公将鼓之。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刿曰:“
    曹刿说:“
    未可。”
    现在不行。”
    齐人三鼓。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刿曰:“
    曹刿说:“
    可矣。”
    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师败绩。
    齐军大败。
    公将驰之。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刿曰:“
    曹刿说:“
    未可。”
    还不行。”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
    可矣。”
    可以追击了。”
    遂逐齐师。
    于是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对曰:“
    曹刿回答说:“
    夫战,勇气也。
    作战,靠的是士气。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彼竭我盈,故克之。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图片版
    一鼓作气

    左丘明(春秋鲁国)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左丘明相关作品
    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丘明(春秋鲁国)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

    齐晋鞌之战-左丘明(春秋鲁国)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龙人囚之。齐侯曰:“勿...

    子产不毁乡校-左丘明(春秋鲁国)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

    寺人披见文公-左丘明(春秋鲁国)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

    王孙满对楚子-左丘明(春秋鲁国)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