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孟子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先秦-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景春曰:“
      景春说:“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一安于辨别,天下的争斗就熄灭。”
      孟子曰:“
      孟子说:“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
    子未学礼乎?
    你没有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吗?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男子行成年礼,父亲对他有所嘱托;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女子要出嫁,母亲有所嘱托并送到大门口,告诫她说: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到了你自己的家,必须恭敬,必须谨慎,不要违抗丈夫。’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以顺从作为准则,是为人妻妾的人生道路。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辨别天下众多可辨别的东西,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如果得志,让人民遵从遵照,如果不得志,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时不能过度,贫贱时不要动摇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
    此之谓大丈夫。”
    这才叫大丈夫!”
      

    注释

    〔景春〕孟子的朋友。
    〔公孙衍〕当时著名的人物,魏国人。
    〔张仪〕(?~前)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魏人,于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君以为客卿。惠文君十年(前),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当年,张仪为秦相。

      图片版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孟子(先秦)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

      孟子相关作品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先秦)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

      孟子·告子上-孟子(先秦)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

      公孙丑章句下-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孟子三章-孟子(先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鱼我所欲也-孟子(先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