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孟子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
先秦-孟子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
    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夫子的表情好像有点不喜悦的样子。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
    以前,充虞从夫子这里听说过: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君子不怨恨上天,不责备他人’。”
      曰:“
      孟子说:“
    彼一时,此一时也。
    以前有圣贤出现的时候,如今也应该有出现圣贤的时候。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相隔五百年的时间一定会有推行王道的圣贤出现,在这个过程中间一定会有能够辨别名实并能端正一世的人作为辅佐。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
    从周朝的文王和武王以来,到现在已经有七百多年了;
    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按照五百年的数字来说就已经超过了,按照当前这个时代的情况来看就应该是可以出现圣贤的时候了。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除非上天还没有达到要使天下太平安定的时候,如果要使天下太平安定,当前这个时代,我舍弃自己的责任还能依赖谁来担当这个责任呢?
    吾何为不豫哉?”
    我为什么会有不喜悦呢?”
      

    注释

    〔去〕离开。
    〔充虞〕齐国人。
    〔路〕在路上。
    〔夫子〕指孟子。
    〔若〕好像。
    〔豫〕喜悦。
    〔色〕表情。
    〔然〕样子。
    〔前日〕以前。
    〔诸〕之于。
    〔尤〕责备。
    〔彼一时〕指以前有圣贤出现的时候。此按《孟子正义》的说法。
    〔此一时〕指如今也应该有出现圣贤的时候。
    〔王者〕推行王道的圣贤。
    〔兴〕出现。
    〔其间〕在前圣和后圣出现的中间阶段。
    〔名世者〕能够辨别名实并能端正一世的人。此按《论语正义》的说法。
    〔由〕从。
    〔周〕指周朝的文王和武王之间。
    〔有〕同“又”。
    〔以〕根据。数〕指五百年之数。
    〔过〕超过。
    〔夫〕发语词,无意义。
    〔舍我其谁〕我舍弃自己的责任还能依赖谁来担当这个责任。
    〔何为〕为什么。

      图片版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

      孟子(先秦)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

      孟子相关作品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先秦)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

      孟子·告子上-孟子(先秦)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

      公孙丑章句下-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孟子三章-孟子(先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鱼我所欲也-孟子(先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