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道德经第80章「王弼本」》的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老子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道德经第80章「王弼本」
先秦-老子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②。虽有舟舆③,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80章「王弼本」》全文注音拼音版
    道德经第80章「王弼本」繁体版(已校对)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①;使民重死而不遠徙②。雖有舟輿③,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結繩而用之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对照翻译

      小国寡民。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并不使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徒。
      虽有舟舆(yú),无所乘之;
      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布阵打仗;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使人民再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去。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使人民有香甜美味的饮食,漂亮华丽的衣服,安适稳定的住所,欢乐的风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彼此也不互相往来。

      注释


      ①什:十。伯:百。
      ②徙:迁移。
      ③舆:车子。
      ④结绳:远古时原始人没有文字,在绳上打结来帮助记忆。

        图片版
        道德经第80章「王弼本」

        老子(先秦)

        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 (河南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

        老子相关作品
        道德经第1-20章-老子(先秦)

          第0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1-5章(王弼本)-老子(先秦)

          第0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不仁-老子(先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

        道德经第74章「王弼本」-老子(先秦)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且畏死,则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夫孰...

        道经·老子道德经帛书版-老子(先秦)

          第四十一章(通行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仞坚强。万物草木...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