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子革对灵王》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左丘明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子革对灵王
春秋鲁国-左丘明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谿,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子革对灵王》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
      楚灵王到州来冬猎,驻扎在颍尾,派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率领军队包围徐国以恐吓吴国。
    楚子次于乾谿,以为之援。
    楚王驻扎在乾溪,作为他们的后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
      天下雪,楚王戴皮帽,穿秦国羽衣,翠鸟羽毛的披肩,豹皮鞋,握鞭而出,仆析父跟随着。
    右尹子革夕,王见之。
    子革晚上进见,楚王会见他。
    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
    脱去帽子、披风,丢掉鞭子,和他谈话,说:“
    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
    从前我们先王熊绎与齐国的吕伋、卫国的王孙牟、晋国的燮父、鲁国的伯禽同时事奉周康王,四国都有分赐的宝器,唯独我国没有。
    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现在我派人到周室,要求将九鼎作为分赐绐我国的宝器,周王会给我吗?”
      对曰:“
      于革回答说:“
    与君王哉!
    会给君王啊!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
    从前我们先王熊绎在偏僻的荆山地方,柴车破衣,居于草野,跋涉山林,事奉天子,只有这桃木做的弓、枣木做的箭来供奉王室大事之用。
    齐,王舅也;
    齐,是周王的舅父;
    晋及鲁、卫,王母弟也。
    晋及鲁、卫,是周王的同母兄弟。
    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楚国因此没有分赐到宝器,而他们都有。
    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现在周室与上述四国都服侍君王,将会唯命是从,岂会吝惜九鼎?”
    王曰:“
    楚王说:“
    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
    从前我们的远祖伯父昆吾,住在许国旧地。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
    现在郑国人贪图那里的田地有利,而不给我们。
    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我们如果向他们要求,会给我们吗?”
      对曰:“
      子革回答说:“
    与君王哉!
    会给君王啊!
    周不爱鼎,郑敢爱田?”
    周室不吝惜九鼎,郑因岂敢吝惜田地?”
    王曰:“
    楚王说:“
    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
    从前诸侯认为我国偏远而畏惧晋国,现在我们大力修筑陈、蔡、东、西不羹四个城邑,兵赋都达到兵车一千辆,你参与其事是有功劳的。
    诸侯其畏我乎?”
    诸侯会畏惧我们吗?”
    对曰:“
    子革回答说:“
    畏君王哉!
    会畏惧君王啊!
    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单这四大城邑,已足以使人畏惧了,再加上楚国,岂敢不畏惧君王吗!”
      工尹路请曰:“
      这时工尹路请示说:“
    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
    君王命令破开圭玉装饰斧柄,冒昧请君王指示。”
    王入视之。
    楚王进去察看。
    析父谓子革:“
    仆析父对于革说:“
    吾子,楚国之望也!
    您,是楚国有声望的人。
    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
    现在和君王说话好象回声一样应和,国家会怎么样呢?”
    子革曰:“
    子革说:“
    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我磨快言语的刀刃以待时机,君王出来,我的刀刃就将砍下去了。”
      王出,复语。
      楚王出来,又接着谈话。
    左史倚相趋过。
    左史倚相从面前小步快速走过。
    王曰:“
    楚王说:“
    是良史也,子善视之。
    这个人是好史官,你要好好看待他。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这个人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样的古书。”
    对曰:“
    子革回答说:“
    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下臣曾经问过他,从前周穆王想要随心所欲,走遍天下,要使天下都留有他的车辙马迹。
    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
    祭公谋父作了《祈招》的诗篇来制止穆王的贪心,穆王因此能在祇宫寿终正寝。
    臣问其诗而不知也;
    下臣问他诗句却不知道。
    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如果问年代久远的事,他怎能知道?”
      王曰:“
      楚王说:“
    子能乎?”
    你能吗?”
    对曰:“
    子革回答说:“
    能。
    能。
    其《诗》曰:“
    那首诗说:“
    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
    《祈招》的音乐和谐,表现了美德的声音。
    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想起我们君王的气度,似玉,似金。
    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保全百姓的力量,而没有象醉饱一样的贪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
      楚王作了一揖就进去了,有好几天,送上饭不吃,躺下睡不着。
    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还是不能自己克制,以致遇到祸难。
      仲尼曰:“
      孔子说:“
    古也有志:“
    古时有记载说:“
    克己复礼,仁也。
    克制自己,回到礼仪上来,这就是仁。’
    信善哉!’
    说得真好啊!
    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楚灵王如果能象这样,岂会在乾溪受辱?”

    注释

    〔楚子〕即楚灵王,楚共王次子,名围,即位以后改名虔。前五四〇年至前五二九年在位。
    〔狩〕冬猎。
    〔州来〕楚地名,在今安徽凤台北。
    〔颍尾〕颍水入淮处,在今安徽颍上东南。
    〔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都是楚大夫。
    〔徐〕小国名,在吴楚之间,今安徽泗县北。
    〔乾谿〕地名,在今安徽毫县东南。
    〔秦复陶〕秦国所赠羽衣,可以防雨雪。
    〔翠被〕用翠羽装饰的披肩。被,就是“帔”,披肩。
    〔豹舄〕豹皮做的木底鞋。
    〔仆析父〕楚大夫。
    〔右尹〕官名。春秋时楚国长官多称尹。
    〔子革〕郑大夫子然之子,名丹。由郑奔楚。
    〔夕〕暮见。
    〔熊绎〕楚国开始受封的国君。
    〔吕伋〕齐太公吕尚之子。
    〔王孙牟〕卫始封的君主康叔之子。
    〔燮父〕晋始封的君主唐叔之子。
    〔禽父〕周公之子,名伯禽,始封于鲁。
    〔康王〕指周康王。
    〔四国〕指齐晋鲁卫。
    〔分〕分器。古代天子把宗庙的宝器分给诸侯,世代保存,称为分器。
    〔鼎〕相传禹铸九鼎,历经夏商周三代,为周室的国宝。
    〔辟〕通“僻”,偏僻。
    〔荆山〕楚人最早的发祥地,在今湖北南漳西。
    〔筚路〕柴车。
    〔蓝缕〕破旧衣服。
    〔桃弧〕桃木做的弓。
    〔棘矢〕酸枣木做的箭。
    〔共御〕供奉。“共”通“供”。
    〔王舅〕周成王的母亲是齐太公的女儿,所以说齐君是周王的舅父。
    〔王母弟〕晋祖唐叔是周成王的同母弟。鲁祖周公卫祖康叔都是周武王的同母弟。
    〔皇祖伯父昆吾〕陆终氏生六子,长名昆吾,少名季连。季连是楚国的远祖,故称昆吾为“皇祖伯父”。皇祖,远祖。
    〔许〕小国名,在今河南许昌。昆吾曾在此处居住。
    〔陈蔡〕皆小国名。陈在今河南淮阳一带。蔡在今河南上蔡东南一带。
    〔不羹〕楚地名,有东西二城。东不羹在今河南舞阳北,西不羹在今河南襄城东。
    〔四国〕指陈蔡和东西不羹。国,这里指地区。
    〔工尹路〕人名。楚工尹寿之后,以世官为氏。
    〔圭〕古玉器名,长方形,上尖下方。
    〔鏚〕斧子。
    〔柲〕兵器的柄。
    〔摩厉以须〕子革把自己的言语比作刀刃,磨快以等待时机。摩厉,通“磨砺”,磨刀刃。须,等待。
    〔左史〕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事,右史记言。一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倚相〕楚国的史官。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是古书名,已失传。
    〔穆王〕指周穆王。
    〔祭公谋父〕周穆王的卿士。
    〔祈招〕旧注认为是人名,即司马祈父,名招,掌管军事。《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疑“招”是“韶”的假借字,《祈招》是乐名。这种解释较妥。
    〔祇宫〕周穆王的别宫。
    〔愔愔〕深厚平和。
    〔式〕发语词。
    〔馈〕进餐。
    〔难〕遭难。鲁昭公十三年(前五二九年),楚灵王为公子子比等所逼,在乾谿自杀而死。
    〔仲尼〕孔子(前五五一年~前四七九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图片版
      子革对灵王

      左丘明(春秋鲁国)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左丘明相关作品
      单子知陈必亡-左丘明(春秋鲁国)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

      襄王不许请隧-左丘明(春秋鲁国)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

      祭公谏征犬戎-左丘明(春秋鲁国)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

      子产论政宽猛-左丘明(春秋鲁国)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子革对灵王-左丘明(春秋鲁国)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