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
今日病矣!
今天累坏了。
予助苗长矣!”
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闵通:悯)
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
揠(yà):拔。
茫茫然:疲惫不堪的样子。
谓:对,告诉。
其人:他家里的人。
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文中是引申义
予(余):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步走。
往:去,到..去。
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寡:少。
耘苗:给苗锄草。
非徒:非但。徒,只是。
益:好处。
孟子: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参考资料:
1、
《精彩谜语》(中州古籍出版社)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