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南仲大祖,大师皇父。
整我六师,以脩我戎。
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
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
王舒保作,匪绍匪游。
徐方绎骚,震惊徐方。
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
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铺敦淮濆,仍执丑虏。
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
如江如汉,如山之苞。
如川之流,绵绵翼翼。
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
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四方既平,徐方来庭。
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题记:
此诗为周宣王时期的作品,有诗中两个人物为证:一是南仲,同见于《小雅·出车》,《汉书·人物表》与《后汉书·庞参传》所载《马融上书》都认定南仲是宣王时人。另一是程伯休父,《国语·楚语下》云重黎“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多么威严又严明,君王对将臣下命令。
南仲大祖,大师皇父。
太祖庙堂召南仲,太师皇父也在其中。
整我六师,以脩我戎。
“赶紧整顿我六军,练兵备战任务重。
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布防警戒不能松,救援南方讨元凶。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
君王令尹氏传旨,告知程伯休父依令行事。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
士兵左右排成队,全军训诫重申军纪。
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沿着淮河岸边急行军,巡视徐国探查实情。
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除掉首恶安民心,三司尽职工作勤。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
多么威严多伟大,神圣天子亲自出征。
王舒保作,匪绍匪游。
从容镇定向前行,不紧不慢按兵法。
徐方绎骚,震惊徐方。
徐方慌乱阵脚崩,王师神威震敌营。
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雷霆之势压顶来,徐方惊恐大震动。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
周王奋起用武力,如天发怒雷声隆。
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前锋部队似猛虎,虎吼震天动地鸣。
铺敦淮濆,仍执丑虏。
大军聚集淮水边,擒敌制胜向前冲。
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切断淮岸交通路,王师驻扎扫顽凶。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
王师强大兵马众,行动迅捷如飞鸟掠空。
如江如汉,如山之苞。
势如江汉水奔腾,稳如山基不可撼。
如川之流,绵绵翼翼。
如川之流滚滚涌,军营绵延排列齐。
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战无不胜难测底,全力征讨平淮夷。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
君王谋略无一失,徐国投降归顺诚。
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徐国臣服成一体,胜利全凭天子功。
四方既平,徐方来庭。
四方叛逆已平息,徐国入朝觐见王庭。
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徐国改邪终归正,王命班师回京城。
〔赫赫〕威严的样子。
〔明明〕明智的样子。
〔卿士〕周朝廷执政大臣。
〔南仲〕人名,宣王主事大臣。
〔大祖〕指太祖庙。
〔大师〕职掌军政的大臣。
〔皇父〕人名,周宣王太师。
〔整〕治。
〔六师〕六军。周制,王建六军。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脩我戎〕整顿我的军备。脩,习;戎,武。
〔敬〕借作“儆”。
〔惠〕爱。
〔尹氏〕掌卿士之官。
〔程伯休父〕人名,宣王时大司马。
〔陈行〕列队。
〔率〕循。
〔省〕察视。
〔徐土〕指徐国,故址在今安徽泗县。
〔不〕二“不”字皆语助词,无义。
〔留〕占“刘”字,杀。
〔处〕安。
〔三事〕三司,指军中三事大夫。事与“司”通。
〔绪〕业。
〔姚际恒《诗经通论》“谓分主六军之三事大夫,无一不尽职以就绪也。”
〔业业〕高大的样子。
〔有严〕严严,神圣的样子。
〔舒〕舒徐。
〔保〕安。
〔作〕起。
〔绍〕戴震《诗经补注》“如‘夭绍’之绍,急也。”游〕优游,与“绍”对文,指缓。
〔绎〕络绎。
〔骚〕骚动。
〔严粲《诗缉》“王乃舒徐而安行,依于军法日行三十里,进兵不急,人自畏威,徐方之人,皆络绎骚动矣。”
〔霆〕炸雷。
〔奋厥武〕奋发用武。
〔虎臣〕猛如虎的武士。
〔阚如〕阚然,虎怒的样子。
〔虓〕虎啸。
〔铺〕韩诗作“敷”,大。
〔敦〕屯聚。
〔濆〕高岸。
〔仍〕就。
〔丑虏〕对敌军的蔑称。
〔截〕断绝。
〔所〕处。
〔啴啴〕人多势众的样子。
〔翰〕指鸷鸟。
〔苞〕指根基。
〔翼翼〕整齐的样子。
〔濯〕大。
〔犹〕通“猷”,谋略。
〔允〕诚。
〔塞〕实,指谋略不落空。
〔来庭〕来王庭,指朝觐。
〔回〕违。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罙入其阻,裒荆之旅。 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