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题记:
这篇诗是《大雅》的首篇,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文王的神灵升上了天,在天上散发着光辉荣耀。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周虽然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如今已承接天命,建立了崭新的王朝。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这个周朝光彩夺目,完全遵循着上帝的旨意。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文王的神灵在天上自由升降,他在上帝身旁,显得无比崇高。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
勤奋努力的文王啊,他的美名永远流传在人间。
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上帝赐予他振兴周邦的使命,也恩赐他的子孙无尽的福分。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文王的后代子孙,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凡是继承周朝爵位和俸禄的卿士们,历代都享有尊贵和荣耀。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
他们世代享有荣光,深谋远虑且勤勉谨慎。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众多贤能优秀的人才,在这片土地上降生。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正是这些人才,推动了王国的成长与壮大,成为周朝的中流砥柱。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贤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安心无忧。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为光明磊落又谨慎小心。
假哉天命,有商孙子。
伟大的天命已经注定,商的子孙如今成了周的臣民。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那些商朝的后裔,人数众多难以计数。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既然上帝已经下达旨意,他们便顺服于周朝,遵从天命。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商的子孙臣服于周,由此可见天命是会变化的。
殷士肤敏,裸将于京。
归顺的殷贵族们勤勉服役,在宗庙祭祀中担任重要角色。
厥作裸将,常服黼冔。
他们在祭礼中服务,身穿祭祀礼服,头戴殷商样式的冠冕。
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作为忠诚的臣子,你们应当感念祖先的意愿。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感念祖先的教诲,就要修养自身的德行。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只有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获得更多的福分。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商朝在未失去民心时,也曾符合天意。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应以殷商为鉴,明白天命并非永恒不变。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
天命并不是不会改变,因此你们要谨慎自守,不要让自己背离天意。
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
传播美好的声誉,依据天命行事,保持谦恭虔诚。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上天的意志无声无息,却始终存在。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效法文王的榜样,天下万国终将心悦诚服。
〔文王〕姬姓,名昌,周王朝的缔造者。
〔於〕叹词,犹“呜”“啊”。
〔昭〕光明显耀。
〔旧邦〕邦,犹“国”。周在氏族社会本是姬姓部落,后与姜姓联合为部落联盟,在西北发展。周立国从尧舜时代的后稷算起。
〔命〕天命,即天帝的意旨。古时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君主宣扬自身承受天命来统治天下。
〔周本来是西北一个小国,曾臣服于商王朝,文王使周发展强大,独立称王.奠定灭商的基础,遗命其子姬发〕武王)伐商,建立新兴的王朝。
〔有周〕这周王朝。有,指示性冠词。
〔不〕同“丕”,大。
〔时〕是。
〔陟降〕上行曰陟,下行曰降。
〔左右〕犹言身旁。
〔亹亹〕勤勉不倦貌。
〔令闻〕美好的名声。
〔不已〕无尽。
〔陈锡〕陈,犹“重”“屡”;锡,赏赐。
〔哉〕“载”的假借,初始。
〔侯〕乃。
〔孙子〕子孙。
〔本支〕以树木的本枝比喻子孙蕃衍。
〔士〕这里指统治周朝享受世禄的公侯卿士百官。
〔亦世〕犹“奕世”,即累世。
〔厥〕其。
〔犹〕同“猷”,谋划。
〔翼翼〕恭谨勤勉貌。
〔思〕语首助词。
〔皇〕美盛。
〔克〕能。
〔桢〕支柱骨干。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据《校勘记》谓“桢”字唐石经初刻“桢”,后改为“祯”,“祯”,吉祥福庆之意。此说亦通。
〔济济〕有盛多整齐美好庄敬诸义。
〔穆穆〕庄重恭敬貌。
〔缉熙〕光明。
〔敬止〕敬之,严肃谨慎。止犹“之”。
〔假〕大。
〔有〕得有。
〔其丽不亿〕其数极多。丽,数;不,语助词;亿,周制十万为亿,这里只是概数,极言其多。
〔周服〕服周。
〔靡常〕无常。
〔殷士肤敏〕殷士,归降的殷商贵族。
〔肤,繁体作“肤”,《说文》曰〕“肤,籀文胪。”有陈礼时陈序礼器之意。肤敏,即勤敏地陈序礼器。
〔祼〕古代一种祭礼,在神主前面铺白茅,把酒浇茅上,像神在饮酒。
〔将〕行。
〔常服〕祭事规定的服装。
〔黼〕古代有白黑相间花纹的衣服。
〔冔〕殷冕。
〔荩臣〕忠臣。
〔无〕语助词,无义。
〔聿〕发语助词。
〔永言〕久长。言同“焉”,语助词。
〔配命〕与天命相合。配,比配,相称。
〔丧师〕指丧失民心。丧,亡失;师,众众庶。
〔克配上帝〕可以与上帝之意相称。
〔骏命〕大命,也即天命。骏,大。
〔遏〕止绝。
〔尔躬〕你身。
〔宣昭〕宣明传布。
〔义问〕美好的名声。义,善;问,通“闻”。
〔有〕又。
〔虞〕审察推度。
〔殷〕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谓为“依”之借字。
〔载〕行事。
〔臭〕味。
〔仪刑〕效法。刑,同“型”,模范,仪法,模式。
〔孚〕信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罙入其阻,裒荆之旅。 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