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
彼君子女,绸直如发。
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
彼君子女,谓之尹吉。
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
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
匪伊卷之,发则有旟。
我不见兮,云何盱矣。
题记:
诗经《都人士》此诗主要是怀念旧都执政者之美,当是贵族旧地重游,物是人非,伤感忧思不已而作的。大概是周平王东迁之后,旧日的一位贵族回到了西周,他不改旧日仪容。他的女儿闲雅端庄,黑发上翘,十分可爱。西都的遗民都很仰慕他,因而勾起了诗人对旧日京都人物仪容的思念,写下此诗。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那些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亮黄黄。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他们容貌不曾改,说出话来像文章。
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行为遵循西周礼,正是万民所希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
那些京都的人士,头上草笠青布冠。
彼君子女,绸直如发。
那些贵族妇女们,密直头发垂两边。
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如今我都见不到,心里不快难开颜。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
那些京都的人士,玉石坠子耳边加。
彼君子女,谓之尹吉。
那些贵族妇女们,姓尹姓吉名气大。
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如今我都见不到,心中不快好牵挂。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
那些京都的人士,衣带下垂两边飘。
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那些贵族妇女们,卷发如蝎向上翘。
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如今我都见不到,但愿跟随一起跑。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
不是他要把带垂,衣带本该有余长。
匪伊卷之,发则有旟。
不是她要把发卷,头发本该向上扬。
我不见兮,云何盱矣。
如今我都见不到,为之四顾心忧伤。
⑴缁撮:青布冠。
⑵绸:通“稠”。如发:她们的头发。如发,犹言“乃发”,乃犹“其”。
⑶说(yuè):同“悦”。
⑷琇(xìu):一种宝石。
⑸尹吉:当时的两个大姓,犹晋时称王谢。
⑹苑(yùn):一本作“菀”,郁结。
⑺厉:带之垂者。
⑻虿(chài):蝎类的一种。长尾曰虿,短尾曰蝎。
⑼旟(yú):上扬。
⑽盱(xū):忧。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 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振振鹭,鹭于下。 鼓咽咽,醉言舞。...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载用有嗣,...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 薄言駉者,有驈有皇, 有骊有黄,以车彭彭。 思无疆思,马...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 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