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大东》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诗经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大东
先秦-诗经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佻佻公子,行彼周行。
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
契契寤叹,哀我惮人。
薪是获薪,尚可载也。
哀我惮人,亦可息也。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
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舟人之子,熊罴是裘。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
鞙鞙佩璲,不以其长。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维南有箕,载翕其舌。
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题记:

诗经《小雅·大东》这首诗写作的时间,据《左传·庄公十年》所记“齐师灭谭”,即在公元前684年齐国因为谭国对它“失礼”而出兵灭亡这个小国,时在东周初期,它只能写在谭国灭亡之前。诗的历史背景还是周王朝统治力量强大的时候,东周时王室已经衰微。

    《大东》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簋里装满了熟食,枣木勺儿又弯又长。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大路平坦得像磨石,笔直得像箭杆一样。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贵人们常在路上来来往往,小民只能眼巴巴地张望。
    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转过头来心中满是悲伤,眼泪止不住地湿透了衣裳。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东方的大小国家,织布机上空荡荡。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葛麻草鞋缠在脚上,怎么能踏得过冰霜?
    佻佻公子,行彼周行。
    那些得意洋洋的公子哥儿,满载着车辆在路上奔忙。
    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来了又去,去了再来,让人心痛如绞、肝肠寸断。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
    泉水横流,清澈又冰冷,砍下的柴火可别被浸湿了。
    契契寤叹,哀我惮人。
    忧愁难眠,只能长长叹息,可怜我们这些受苦的人。
    薪是获薪,尚可载也。
    砍下树枝当柴烧,还得装车运回家。
    哀我惮人,亦可息也。
    可怜我们这些病苦人,连休息的机会都没有。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
    东方各国的年轻人,辛苦服役却无人问津。
    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周人的少爷们,穿得华丽又光鲜。
    舟人之子,熊罴是裘。
    就连船夫的孩子,也能穿上熊罴皮袍显摆一番。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而那些家奴的后代,个个都被派到衙门当差。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
    有人喝着美酒佳酿,有人连一碗薄粥都喝不上。
    鞙鞙佩璲,不以其长。
    圆润的宝玉挂在身上,并不是因为他们才德出众。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看那天上的银河,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鼎足般的三颗织女星,一天七次不停地移动。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即使织女忙个不停,也没能织出精美的花样。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牵牛三星亮晶晶,却不能拉车也不能载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金星在东叫启明,金星在西叫长庚。
    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天毕八星柄儿弯又长,把网张在大路上。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南边有那簸箕星,却不能用来簸米扬糠。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北边有那南斗星,也不能用它舀酒浆。
    维南有箕,载翕其舌。
    南边有那簸箕星,吐着舌头张着口。
    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北边有那南斗星,举着柄儿朝向东方。

    注释

    〔饛〕食物满器貌。
    〔簋〕古代一种圆口圈足有盖有座的食器,青铜制或陶制,供统治阶级的人使用。
    〔飧〕熟食,晚饭。
    〔捄〕曲而长貌。
    〔棘匕〕酸枣木做的勺匙。
    〔周道〕大路。
    〔砥〕磨刀石,用以形容道路平坦。
    〔君子〕统治阶级的人,与下句的“小人“相对。小人指被统治的民众。
    〔睠言〕同“睠然”,眷恋回顾貌。
    〔潸〕流泪貌。
    〔小东大东〕西周时代以镐京为中心,统称东方各诸侯国为东国,以远近分,近者为小东,远者为大东。
    〔杼柚〕杼,织机之梭;柚,同“轴”,织机之大轴;合称指织布机。
    〔纠纠〕缠结貌。
    〔葛屦〕葛,葛草,茎皮可制葛布;屦,鞋。
    〔可〕通“何”(用俞樾说)。
    〔佻佻〕豫逸轻狂貌。
    〔周行〕同“周道”。行,道路。
    〔氿泉〕泉流受阻溢而自旁侧流出的泉水,狭而长。
    〔获薪〕砍下的薪柴。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认为“获”为“檴”的假借,即榆木,如《诗经》诸篇中《凯风》《东山》《车辖》诸篇之棘薪栗薪樵薪。
    〔契契〕忧结貌。
    〔寤叹〕不寐而叹。
    〔惮〕同“瘅”,疲苦成病。
    〔职劳〕从事劳役。
    〔来〕“勑”的借字,慰勉。或为“赉”的借字,赏赐。均通。
    〔西人〕周人。
    〔舟人〕郑笺〕“舟,当作周。”一说为舟楫之人,周人中之低贱者。
    〔熊罴是裘〕用熊皮马熊皮为料制的皮袍。一说,郑笺谓“裘当作求”,这句意即狩猎求取熊罴。二说均通。
    〔私人〕家奴。
    〔百僚〕犹云百隶百仆。
    〔浆〕米浆。
    〔鞙鞙〕形容玉圆(或长)之貌。
    〔璲〕贵族佩带上镶的宝玉。
    〔不以其长〕以,因。长,善。
    〔郑笺〕“佩之鞙鞙然,居其官职,非其才之所长也,徒美其佩而无其德,刺其素餐。”
    〔汉〕银河。
    〔监〕同“鉴”,照。
    〔跂〕同“歧”,分叉状。
    〔织女〕三星组成的星座名,呈三角形,位于银河北侧。
    〔七襄〕七次移易位置。古人一天分十二时辰,白日分卯时至酉时共七个时辰,织女星座每一个时辰移动一次。
    〔报章〕报,复,指织机的梭子引线往复织作;章,经纬纹理。不成报章,即织不成布帛。
    〔睆〕明亮貌。
    〔牵牛〕三颗星组成的星座名,又名河鼓星,俗名牛郎星,在银河南侧。
    〔服箱〕驾车运载。服,负载;箱,车斗。
    〔启明长庚〕金星(又名太白星)晨在东方,叫启明,夕在西方,叫长庚。
    〔天毕〕毕星,八星组成的星座,状如捕兔的毕网,网小而柄长,手持之捕兔。
    〔施〕张。
    〔箕〕俗称簸箕星,四星联成的星座,形如簸箕,距离较远的两星之间是箕口。
    〔斗〕南斗星座,位置在箕星之北。
    〔挹〕舀。
    〔翕〕吸引。翕其舌,吸着舌头。箕星底狭口大,好像向内吸舌若吞噬之状。
    〔西柄之揭〕南斗星座呈斗形有柄,天体运行,其柄常在西方。揭,举起。这句形容西方执柄举向东方。
    〔来〕繁异体〕來由彼及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例〕老舍《四世同堂》“野求来得正好,野求知道钱家的一切。”归服;归顺。
    〔例〕如〕来归。产生;发生。
    〔例〕柳青《铜墙铁壁》“金树旺知道他看罢地委的指示和县委的布置来了劲儿。”又如〕眼前矛盾来了,就得赶快解决。未来,将来。
    〔例〕梁启超《论商业会议所之益》“因此察彼,推往知来。”也指次于今年今天的。
    〔例〕如〕来年。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例〕鲁迅《致许寿裳》“日来耳目纷扰,无所可述。”来着。
    〔例〕如〕这件事我说过什么来?表示做某个动作。
    〔例〕沈从文《从文自传》“几个人一面检察枪枝,一面又常常互相来一个莫名其妙的微笑。”又如〕我们来象棋,你也来一盘吧!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前面,表示要做某事。
    〔例〕巴金《“豪言壮语”》“自己改不了就请大家来帮忙。”又如〕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到某处做某事。
    〔例〕如〕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中间,表示前者是方法方向或态度,后者是目的。
    〔例〕周立波《阿金的病》“不知道是因为兴奋呢,还是有心要说些废话,来除去人家的不安。”又如〕我把钱借给你来炒股。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趋向。
    〔例〕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从前老规矩,都是作一半价,分给本店的伙友,现在我把来打个折扣批给四乡的小同行。”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结果。
    〔例〕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你感觉他的行动奇怪么?其实据我看来,他并没有神经病,不过感情太盛,有时会迷失了他的理智。”又如〕信笔写来;一觉醒来。用作词尾,表示一段时间。相当于“的时候”。
    〔例〕如〕小来苦,不算苦;老来苦,真叫苦。同“不”连用,表示不可能。
    〔例〕老舍《月牙儿》“不过她们自己急于要用,而赶不来…才来照顾我。”同“的”或“得”连用,表示可能。
    〔例〕杨朔《中国人民的心》“他就是这么个人,和谁都处得来。”用在“一二三”等数词之后,表示列举理由。
    〔例〕冰心《庄鸿的姊姊》“我的祖母年纪又老,家务没有人帮她料理,便叫我姊姊不必念书去了,一来帮着做点事情,二来也节省下这份学费。”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例〕如〕十来天时间;七斤来重。助词。相当于“得”。
    〔例〕沙汀《丁跛公》“她瘦来像干柴丫一样,贴着两枚太阳膏,时常淌着眼泪,并且叹气。”语助词。(一)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例〕巴金《春》“你每回谈起四弟都要生气,又何苦来?”(二)用在句中作衬字。
    〔例〕陶行知《自立立人歌》“不救苦来不救难,可算是好汉?”姓。
    〔《现代汉语大词典》

      图片版
      大东

      诗经(先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诗经相关作品
      小雅·谷风-诗经(先秦)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

      无羊-诗经(先秦)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

      山有枢-诗经(先秦)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殷武-诗经(先秦)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罙入其阻,裒荆之旅。 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

      长发-诗经(先秦)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