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题记:
诗经《蜉蝣》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为是讽刺曹昭公的奢侈,后人有赞同也有不赞同的。以蜉蝣来讽刺国君的奢侈,实在有点比拟不伦的感觉。不过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所传达的是贵族阶层的情绪,应无疑问。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裳鲜明楚楚。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衫修饰华丽。
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蜉蝣多么光泽啊,像穿着礼服洁白如雪。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结?
〔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
〔蜉蝣〕一种昆虫,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到一周左右。
〔楚楚〕鲜明貌。一说整齐干净。
〔於(音乌)〕通“乌”,何,哪里。
〔采采〕光洁鲜艳状。
〔掘阅(音穴)〕挖穴而出。
〔阅〕通“穴”。
〔麻衣〕古代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
〔说〕(音睡),住,居住。
原始诗句: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注:处『六语上声』 注:处『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通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
原始诗句: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通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注:息『十三职入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仄通通。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通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注:说『八霁去声』 注:说『九屑入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平通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通。
重复字体: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有倬其道,韩侯受命。 王亲命之,缵戎祖考。 无废朕命,夙...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 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靡神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