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题记:
《东方未明》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东方未明》是周代在齐国京都地区(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为反映在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下,奴隶们被强迫服苦役的痛苦生活,揭露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的残暴,诉说奴隶们受压榨的痛苦,反映 奴隶阶级的怨恨和反抗心声,而作此诗。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
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①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②公:公家。
③晞(xī 希):“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
④樊:即“藩”,篱笆。圃:菜园。
⑤狂夫:指监工。一说狂妄无知的人。瞿瞿(qù 去):瞪视貌。
⑥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时间。辰,借为“晨”,指白天。
⑦夙:早。莫(mù 暮):古“暮”字,晚。
原始诗句: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通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 注:之『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通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
原始诗句: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通。仄平平平,仄平通平。 注:之『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通。仄平平平,仄平通平。
原始诗句: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通平平仄,通仄仄仄。 注:莫『七遇去声』 注:莫『十药入声』 注:莫『十一陌入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通通。仄平平仄,仄仄平?。
重复字体: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有倬其道,韩侯受命。 王亲命之,缵戎祖考。 无废朕命,夙...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 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靡神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