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题记:
对于《东门之墠》的诗旨,古今认识较为一致,历来学者大都认为是男女之词。《毛诗序》说:“刺乱也,男女有不待礼而相奔者也”。但是《毛诗序》没有指明究竟是男奔女还是女奔男。郑笺就说:“女欲奔男之辞“。通常认为这首诗是女子一人所作,是女子对男子暗恋的倾诉。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东门附近有广场,茜草沿着山坡长。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他家离我近咫尺,而人却像在远方。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东门附近种板栗,房屋栋栋排得齐。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哪会对你不想念,不肯亲近只是你。
①墠(shàn 善):土坪,铲平的地。
②茹藘(rú lǘ 如驴):草名。即茜草,可染红色。阪(bǎn 板):小山坡。
③迩:近。
④有践:同"践践",行列整齐的样子。
⑤即:就,接近。
原始诗句: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古韵平仄:平平平?,通?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注:远『十三阮上声』 注:远『十四愿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原始诗句: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通仄通,仄通仄仄! 注:即『十三职入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通仄仄平,仄仄仄平!
重复字体: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有倬其道,韩侯受命。 王亲命之,缵戎祖考。 无废朕命,夙...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 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靡神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