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竹竿》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诗经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竹竿
先秦-诗经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题记:

关于诗的主旨,《毛诗序》说写的是一位远嫁的卫国女儿,思念家乡的情怀。至于作者,魏源在《诗古微》中考证,以为“亦许穆夫人作”。魏源说《卫风·竹竿》是许穆夫人所作,并没有实证,只是一种推测。现代多数学者把《卫风·竹竿》看作一位远嫁的卫国姑娘思念家乡的歌声。

    《竹竿》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一根钓竿细又长,垂钓来到淇水旁。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难道相思全忘却,路远怎得归故乡!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左有清泉缓缓淌,右见淇水悠悠长。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姑娘从此远嫁去,父母兄弟分两方。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右看淇水悠悠流,左观清泉细细淌。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娇颜带笑真可爱,佩玉叮当作响缓步向前方。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淇水奔流不复返,桧木作桨松木为船。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再次泛舟水上漂,但愿能解心中烦忧散。

    注释

    〔籊籊(tì替)〕长而尖削貌。
    〔尔思〕想念你。尔,你。
    〔泉源〕一说水名。即百泉,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水。
    〔行〕远嫁。
    〔瑳(cuō搓)〕玉色洁白,这里指露齿巧笑状。
    〔傩(nuó挪)〕通“娜”,婀娜。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
    〔滺悠)〕河水荡漾之状。
    〔楫〕船桨。
    〔桧松〕木名。桧,柏叶松身。
    〔言〕语助词,相当“而”字。
    〔写〕通“泻”,排解。

      平仄


      原始诗句: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通仄通,仄仄仄平。 注:之『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仄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通,仄平仄仄仄。 注:母『七虞平声』 注:母『二十五有上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原始诗句: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古韵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注:傩『五歌平声』 注:傩『二十哿上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古韵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注:忧『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重复字体:
      竹竿钓于岂不尔思莫致
      女子有行兄弟父母巧笑佩玉桧楫松舟驾言出游写我忧

        图片版
        竹竿

        诗经(先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诗经相关作品
        木瓜-诗经(先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

        竹竿-诗经(先秦)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

        有狐-诗经(先秦)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

        芄兰-诗经(先秦)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

        硕人-诗经(先秦)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谭公维私。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