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旄丘》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诗经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旄丘
先秦-诗经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题记:

关于《邶风·旄丘》一诗的背景,历来有多种说法。《毛诗序》及郑笺等以为是黎臣责卫之作;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此篇与《邶风·式微》均是黎臣劝君归国之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是一些流亡到卫国的人,请求卫国的统治者来救助,但愿望没能实现,因此写此诗表达他们失望的心情。

    《旄丘》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旄丘之上有葛藤缠绕,为何它能不断蔓延生长?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叔啊伯啊,为何拖延这么久还不行动?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为何停留不动,想必是在等待同伴同行。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为何久居不前,必定是有难言的隐情。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
      我们的狐裘早已破烂不堪,可他们的车子却迟迟未到。
    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叔啊伯啊,没人怜悯我们遭受的苦难。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我们是小国之人身份卑微,像离散的鸟儿一样可怜无助。
    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叔啊伯啊,你们充耳不闻实在让人怨愤。

    注释

    〔旄(毛)丘〕前高后低土山。
    〔诞(丹)〕延,长。
    〔节〕葛节巴。
    〔叔伯〕作者称卫国诸臣为叔伯。
    〔与〕盟国;一说同“以”,原因。
    〔蒙戎〕篷松,乱貌。
    〔匪〕非。
    〔靡〕没有。
    〔琐〕细小。
    〔尾〕卑微。
    〔流离〕鸟名,即枭或黄鹂。一说转徙离散。
    〔褎(又)〕聋;一说多笑貌。
    〔充耳〕塞耳。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玉饰,用丝带下垂到耳门旁。

      图片版
      旄丘

      诗经(先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诗经相关作品
      木瓜-诗经(先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

      竹竿-诗经(先秦)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

      有狐-诗经(先秦)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

      芄兰-诗经(先秦)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

      硕人-诗经(先秦)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谭公维私。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