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清平乐·会昌》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毛泽东)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清平乐·会昌
现代-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题记:

1928年,内战爆发,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对我军进行“围剿”,从1931年起,王明继李立三之后的“左”倾社会主义路线,给党及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取得了1931年至1933年春的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夏蒋介石亲自策划了第五次“围剿”。当时,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并反对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他们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教条地提倡进行所谓“正规”战争,以“阵地战、消耗战”来对抗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采取了“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进攻路线。而此时毛泽东在距离北部前线很远的南县视察工作,兼养病住在会昌文武坝,未能参与反“围剿”的主要战役指挥。结果反“围剿”节节失利,愈打愈困难,在此情形下,1934年10月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这首词作于1934年7月,毛泽东在会昌登山后所作。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军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他自己说的没有发言权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头于做调查研究、读书、向中央提建议,而不是“赋闲”。“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作者自己曾说:“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会昌》词的基调是昂扬的,语言是雄奇的,反映了毛泽东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是字里行间也隐约表露了词人的忧虑和愤懑。


    《清平乐·会昌》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一气直接连去东海。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

    注释

    ⑴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1929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1934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⑵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⑶踏遍青山人未老:诗人自注:“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本句的“人”和上句的“君”,都指作者自己。

    ⑷这边:指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

    ⑸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诗人在60年代曾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⑹颠连:起伏不断。东溟(míng):指东海。

    ⑺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


      图片版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现代)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清平乐(词牌名)

      清平乐,词牌名。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前阕四仄韵 / 后阕三平韵 - 平仄换韵。仄
      毛泽东相关作品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毛泽东(现代)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

      沁园春·雪-毛泽东(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现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现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现代)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