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陶渊明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东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
    〔衔〕用嘴含。
    〔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
    〔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
    〔讵〕岂。
    〔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猛志〕勇猛的斗志。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讵〕表示反问,岂。

      图片版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陶渊明(东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

      陶渊明相关作品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东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东晋)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

      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