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题记: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戊申岁是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此时渊明居上京,六月中旬,一场火灾将其居室焚烧殆尽,便只好住在门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时,写下这首诗。房屋焚毁,似乎并没有使诗人感到更多的痛苦,他安居舟中,依旧悠然地生活。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茅屋盖在僻巷边,远避仕途心甘愿。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当夏长风骤然起,林园宅室烈火燃。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
〔寄〕寄托,依附。
〔甘〕自愿。
〔辞〕拒绝,告别,华轩〕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
〔轩〕占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华轩”在这里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贵。
〔当〕时当,恰在。
〔长风〕大风。
〔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
〔顿〕顿时,立刻。
〔燔(fán烦)〕烧。
〔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
〔航(fáng仿)〕船。
〔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
〔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
〔新秋夕〕初秋的傍晚。
〔亭亭〕高貌。
〔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
〔惊鸟〕被火惊飞的鸟。
〔中宵〕半夜。
〔伫(zhǜ往)〕长时间地站立。
〔遥念〕想得很远。
〔盼〕看。
〔周〕遍,遍及。
〔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
〔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
〔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
〔奄〕忽,很快地。
〔出〕超出。
〔形迹〕身体,指生命。
〔凭〕任凭。
〔化〕造化,自然。
〔往〕指变化。
〔灵府〕指心。
〔贞刚〕坚贞刚直。
〔自〕本来。
〔质〕品质品性。
〔乃〕却。
〔仰想〕遥想。
〔东户〕东户季子,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君主。
〔宿〕存放。
〔中田〕即田中。
〔鼓腹〕饱食。
〔无所思〕无忧无虑。
〔遂〕就。
〔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