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兰亭集序》的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及详解(王羲之)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题记: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全文注音拼音版
    兰亭集序繁体版(已校对)

      永和九年,歲在癸,暮春之初,會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所遇,暫得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

    之矣。

    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古人:“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一也。

    之覽者,亦將有感斯文。

      对照翻译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人云:“
      古人说:“
      死生亦大矣。”
      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岂不痛哉!
      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
      悲夫!
      可悲呀。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注释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祖籍琅玡(lángyá)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会(kuài)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书法家。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是为《兰亭集序》。兰亭,在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
      〔癸(guǐ)丑〕指永和九年。
      〔修禊(xì)〕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毕〕全,都。
      〔咸〕全,都。
      〔修竹〕高高的竹子。
      〔映带〕景物互相衬托。
      〔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流觞,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用。觞,酒杯。
      〔次〕旁边。
      〔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
      〔惠风〕和风。
      〔品类〕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游目骋怀〕借以纵目观赏,开畅胸怀。骋,开畅舒展。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相与,互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意思是,(有的人)在室中晤谈,互相倾吐心里话。诸,相当于“之于”。怀抱,心怀。悟言,晤谈对谈。悟,同“晤”,面对。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意思是,(有的人)把情怀寄托在所爱好的事物上,言行不受拘束,狂放不羁。放浪形骸,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躯体。
      〔趣舍万殊〕意思是,各有各的爱好,取舍各不相同。趣,同“取”。
      〔静躁〕静与动。躁,动。
      〔欣于所遇〕对所接触的感到欣喜。
      〔暂得于己〕一时感到自得。
      〔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
      〔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已经厌倦。之,求得。
      〔情随事迁〕感情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感慨系之〕感慨随着这种变化而有所不同。系,连接。
      〔犹〕尚且。
      〔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指自然。
      〔终期于尽〕终究归结于消灭。
      〔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语出《庄子·德充符》。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
      〔若合一契〕像符契那样相合(意思是发生感触的原因相同)。契,即符契,古代符信的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嗟悼〕叹息哀伤。悼,悲伤。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意思是,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喻,明白。一说是消解释怀的意思。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固,乃。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虚诞,虚妄荒诞。彭,即彭祖,传说他曾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妄作,虚妄之谈。一死生齐彭殇,都是《庄子·齐物论》中的看法。
      〔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致〕意态,情趣。

        图片版
        兰亭集序

        王羲之(东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

        王羲之相关作品
        兰亭集序-王羲之(东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