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获麟解》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韩愈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获麟解
唐代-韩愈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题记:

公元前481年,鲁人猎获一麒麟而不识之,孔子为此反袂试面,同年,辍笔停修《春秋》。唐元和七年(812年),麟复现东川。韩愈著文阐发己见。

    《获麟解》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麟之为灵,昭昭也。
      麟是象征灵异、祥瑞的动物,是显而易见的。
    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在《诗经》中被歌颂过,在《春秋》中也有记载,传记百家之书也夹杂着记述,即使妇女儿童也知道它是吉祥之物。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
      但是麟是野生动物,不被家庭所豢养,自然界也不常有。
    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它的外形什么也不像,不像马、牛、犬、猪、豺狼、麋鹿那样。
    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既然这样,即使有麟,人们也不认识它是麟啊。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
      有角的我知道它是牛,有鬃毛的我知道它是马,犬猪豺狼麋鹿,我知道它们是犬猪豺狼麋鹿。
    惟麟也,不可知。
    只有麟没法认得。
    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
    不认得,那么人们说它不祥也就很自然了。
    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
    虽然这样,有麟出现,就必然有圣人在世谋政。
    麟为圣人出也。
    麟是因为圣人才现形于世。
    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圣人一定能认识麟,麟终究并非不祥之物啊。
      又曰:“
      又听说:
    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
    麟之所以被称作麟,是按照德而不是按照外形。
    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假若麟自行出现,而没有圣人在世能够认得,那么说它不吉祥也是合适的。

    注释

    〔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状如鹿,牛尾,狼额,马蹄,五彩腹。其性柔和,古人把它当作仁兽,作为吉祥的象征。
    〔灵〕灵异,神奇之物。
    〔《礼记》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昭昭〕明白。
    〔《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周南·麟之趾》篇。
    〔《春秋》本为周代史书的通称,到孔子根据鲁史材料修成一部《春秋》时,这才变为专名,就是六经之一的《春秋经》,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史记》所谓《春秋》,实指《左传》。《春秋》上有关于获麟的记载。其实在《荀子》《大戴礼记》《史记》《汉书》等古籍中,都提及麟。
    〔祥〕祥瑞。
    〔畜〕饲养。
    〔恒有〕常出现。
    〔类〕相似。
    〔麋〕也叫“驼鹿”或“犴”。

      图片版
      获麟解

      韩愈(唐代)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

      韩愈相关作品
      祭鳄鱼文-韩愈(唐代)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韩愈(唐代)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

      送杨少尹序-韩愈(唐代)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唐代)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唐代)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