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放言五首·其三》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白居易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题记: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过了五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此诗为第三首。

    《放言五首·其三》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1)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2)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3)法:办法,方法。

    (4)决:决定,解决,判定。

    (5)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6)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这里是指求签问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7)试:试验,检验。

    (8)辨:辨别,鉴别。

    (9)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

    (10)期:期限。

    (11)篡(cuàn):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12)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13)便:就。

    (14)复:又。

    (15)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典故: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了起来。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

    (16)王莽(mǎng):汉元帝皇后侄。典故:王莽在篡夺政权之前,为了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示人,后来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图片版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白居易相关作品
      长恨歌-白居易(唐代)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

      宿紫阁山北村-白居易(唐代)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

      偶作寄朗之-白居易(唐代)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

      早寒-白居易(唐代)

      黄叶聚墙角,青苔围柱根。 被经霜后薄,镜遇雨来昏。 半卷寒檐幕,斜开暖阁门。 ...

      自喜-白居易(唐代)

      自喜天教我少缘,家徒行计两翩翩。 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 僮仆减来无...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