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陈子昂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 纠错评论
文字版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唐初-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题记: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注释

    〔琴瑟〕比喻友情。
    〔长河〕指银河。
    〔注解〕首联采用对偶句形式,“青”与“绮”相对,都为绿色的意思。

      平仄


      原始诗句: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古韵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注:筵『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古韵平仄:平平通平仄,仄仄仄平平。 注:川『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古韵平仄:平仄仄平仄,通平仄仄平。 注:天『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仄,通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注:年『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通仄平平。

      重复字体: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图片版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唐初)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

        陈子昂相关作品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陈子昂(唐初)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

        感遇诗三十八首-陈子昂(唐初)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

        白帝城怀古-陈子昂(唐初)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初)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陈子昂(唐初)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