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杜牧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唐代-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题记:

此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至六年(846年)杜牧池州刺史任上。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秋天,张祜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两人遍游境内名胜,以文会友,交谊甚洽。此诗即作于此次别后。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多少感慨从内心涌上不能自已,一声画角夕阳照在楼头。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对着碧山整日思念无尽,到哪年愁恨可与芳草一同罢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见,大道本非身外还去何处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有谁能够比得上你张公子,以上千首诗篇蔑视那万户侯。

    注释

    百感:指内心种种复杂的情感。
    中:一作“衷”,指内心。
    芳草:象征贤者。
    即:一作“始”。
    “睫在”句:用比喻批评白居易评价不公,发现不了近在眼前的人才。
    长:一作“犹”。
    得似:能像,能比得上。
    张公子:指张祜。
    轻:作动词,轻视、蔑视的意思。

      图片版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唐代)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

      杜牧相关作品
      阿房宫赋-杜牧(唐代)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

      重登科-杜牧(唐代)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杜牧(唐代)

      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氲。 将携健笔干明主,莫向仙坛问白云。 驰逐宁教争...

      题桐叶-杜牧(唐代)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叶因题归燕诗。 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 叶落燕归真...

      寓言-杜牧(唐代)

      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 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