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记: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
〔始〕才;刚刚。
〔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回去了。
〔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原始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古韵平仄:平通仄仄平通仄,平仄平平仄通平。 注:开『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通仄,平仄平平仄通平。
原始诗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古韵平仄:通仄平平平仄仄,通平仄仄仄通平。 注:来『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通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通平。
重复字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
池晚莲芳谢,窗秋竹意深。 更无人作伴,唯对一张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