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题李次云窗竹》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白居易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题李次云窗竹
唐代-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记:

竹,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心目中,向来都是某种精神品格的象征。苏东坡曾作诗:“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想而知,竹子的品格在文人心中有多高尚。

竹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坦荡磊落,正大光明;竹的节节攀升,步步小结,象征君子的稳重踏实,严谨自励;竹的青翠素淡,冰清玉洁,象征君子的高洁脱俗,卓尔不凡;竹的经寒不凋,修直挺拔,象征君子的高洁脱俗,刚强正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竹刚劲,清秀,挺拔,不向风,人应有竹之君范,应有竹之坚强,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屈服,不妥协。诗人在赞赏竹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衬托出自已高洁的情怀。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它象征着高尚、坚韧、虚心等美好品格,在中国诗词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历来受到文雅之士的喜爱。


    《题李次云窗竹》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笔直的竹子,不用把它栽来做声音优美如凤鸣的笛子,它也不需要用来做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只要看到在那冬日严寒,千花百草均已凋零之后,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绿,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去看,白茫茫中仅有的绿意,别具一番凌雪傲寒的情调。

    图片版
    题李次云窗竹

    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白居易相关作品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

    卖炭翁-白居易(唐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

    池窗-白居易(唐代)

    池晚莲芳谢,窗秋竹意深。 更无人作伴,唯对一张琴。 ...

    山中五绝句·涧中鱼-白居易(唐代)

    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