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燕诗示刘叟》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白居易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燕诗示刘叟
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题记: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根据题目可知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孩子独自远走高飞的刘姓老汉。

    《燕诗示刘叟》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翩翩飞舞,一雄一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衔泥在椽条间垒窝,一窝生下乳燕四只。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四只乳燕日夜成长,求食的叫声喳喳不住。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双燕用爪抓,用嘴衔,气力用尽,不知疲倦。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喃喃不断教小燕发音,一一为它们梳理打扮。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小燕一朝羽毛长得丰满,引上了庭院里的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再不回头,随着风儿四下飞散。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雌雄双燕,空中叫喊,声嘶力竭,也唤不回还。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悲鸣通宵不断!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想想你们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注释

    ⑴翩翩(piān):鸟飞轻疾的样子。

    ⑵椽(chuán):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⑶索食:求食。孜(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⑷黄口:小儿。《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高诱注:“黄口,幼也。”

    ⑸觜 (zī ):觜爪指鸟类的爪和嘴。敝(bì):这里指疲惫,困乏,衰败。

    ⑹心力:指精神与体力。

    ⑺须臾(yú):顷刻;瞬间。

    ⑻雏(chú):幼小的鸟。

    ⑼刷毛:整理羽毛。

    ⑽庭树枝:庭院里的树枝。

    ⑾“举翅”句:向上伸起翅膀而不回头看。

    ⑿啁啾(zhōu jiū):形容鸟叫声、奏乐声等。


      图片版
      燕诗示刘叟

      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白居易相关作品
      长恨歌-白居易(唐代)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

      宿紫阁山北村-白居易(唐代)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

      偶作寄朗之-白居易(唐代)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

      早寒-白居易(唐代)

      黄叶聚墙角,青苔围柱根。 被经霜后薄,镜遇雨来昏。 半卷寒檐幕,斜开暖阁门。 ...

      自喜-白居易(唐代)

      自喜天教我少缘,家徒行计两翩翩。 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 僮仆减来无...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