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题记: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碧霄:青天。
⑸深红:指红叶。浅黄:指枯叶。
⑹入骨:犹刺骨。
⑺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参考资料:
1、
梁守中.刘禹锡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22-23
2、
萧瑞峰 彭万隆.刘禹锡白居易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17
3、
葛杰.绝句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63-64
4、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7-18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 浮精离碧海,分照接虞渊。 迥见孤轮出,高从倚盖旋。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